[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疫霉的野菊精油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1309.3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芶剑渝;张成省;刘明宏;荆常亮;韩小斌;赵栋霖;彭玉龙;邹平;刘京;袁源;温明霞;王小彦;张远淑;祝乾湘;罗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5631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野菊 精油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疫霉的野菊精油及其应用,涉及疫霉病菌防治技术领域,所述野菊精油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野菊花与水混合,静置,超声提取,得到超声提取混合物;将超声提取混合物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以正己烷萃取馏出液,分离有机相并干燥,得到野菊精油。本发明提供的野菊精油可有效抑制烟草疫霉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小抑制浓度可达到200μL/L,157.48μL/L的浓度熏蒸下抑菌率可达到92.68%。所述野菊精油抑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性有关。本发明所述野菊精油为防治疫霉乃至土传病害的植物源农药开发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霉病菌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疫霉的野菊精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syn.P.parasiticaDastur)是典型的土传病原菌,现在被认为是最具毁灭性卵菌病害之一,能够侵染超过255种植物,包括严重危害的烟草(Nicotiana spp.)、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和柑橘(Citrusspp.)等。由于寄主多样性和生态区域分布广泛,其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计,是植物病害防治的持续挑战。该病害目前主要依赖甲霜灵、霜霉威、代森锰锌等化学农药防治,药剂使用年限长,容易导致病原菌抗药性,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因此,亟需开发新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精油是利用特殊提取方法从植物获得的复杂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高挥发性和强穿透性。此前研究表明精油具有替代化学农药来防治作物病害的潜力,具有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的优点。最近,有关植物精油对疫霉属病原菌抑制活性已有报道。如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来檬(Citrus aurantifolia精油)能够抑制芋疫霉P.colocasiae。荆常亮等发现丁香精油能够抑制烟草疫霉,并鉴定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丁香酚。尽管人们发现了大量植物精油的成分和生物活性,但是有关他们对疫霉属病原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无法有效的找到有效的疫霉病菌防治的药物。
菊科植物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在中国广泛分部,包括滨海盐碱地。它的花是传统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病毒、降血压、明目等功效。少量研究报道了野菊精油对几种人类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具有抗菌作用,但是,对植物病原菌抗菌活性未见报道。烟草疫霉被认为是最具毁灭性的植物卵菌病害病原菌,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迫切需要环境友好型替代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植物性防治疫霉病原菌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治疫霉的野菊精油,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效果显著,熏蒸抑菌的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疫霉的野菊精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精油由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野菊花与水混合,静置,超声提取,得到超声提取混合物;所述超声功率为100~150W;
(2)将超声提取混合物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
(3)以正己烷萃取馏出液,分离正己烷相,干燥,得到野菊精油。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野菊花为盐碱地中生长的野菊花的干品。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野菊花的干重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g:8~12mL。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5h。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超声提取的时间为15~50min,所述超声提取的温度为45~6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水蒸气蒸馏的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