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能对触觉效果的音高控制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5932.8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7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W·S·莱茵;J·D·弗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美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效果 触觉输出设备 周期性驱动信号 触觉 使能 方法和设备 时变幅度 时变频率 包络 轨道 驱动 输出 | ||
本公开涉及用于使能对触觉效果的音高控制的方法和设备,提供了一种在具有控制单元和触觉输出设备的触觉使能设备上生成触觉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描述用于驱动触觉输出设备以生成触觉效果的时变幅度包络的触觉轨道。该方法还包括生成具有时变频率的周期性驱动信号,该时变频率基于在触觉轨道中描述的时变幅度包络的幅度值。该方法还包括将周期性驱动信号输出到触觉输出设备,以使触觉输出设备基于该周期性驱动信号生成触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用于使能对触觉效果的音高控制的方法和设备,并且 具有在用户界面、游戏和消费者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用户界面系统变得更加普遍,人类与这些系统交互的界 面的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触觉反馈,或更一般地说触觉效果,可以 通过向用户提供提示、提供特定事件的警报或提供真实反馈以在虚拟 环境中产生更强的感官沉浸来改善界面的质量。触觉效果的示例包括 动觉触觉效果(诸如主动力反馈和阻力反馈)、振动触感触觉效果和 静电摩擦触觉效果。
发明内容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或本发明的应用和用途。此外,无意受前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 明内容或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的约束。
本文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在具有控制单元和触觉输出设备的 触觉使能设备上生成触觉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控制单元接收 描述用于驱动触觉输出设备以生成触觉效果的时变幅度包络的触觉轨 道。该方法还包括由控制单元生成具有时变频率的周期性驱动信号, 该时变频率基于在触觉轨道中描述的时变幅度包络的幅度值。该方法 还包括由控制单元将周期性驱动信号输出到触觉输出设备,以使触觉 输出设备基于该周期性驱动信号生成触觉效果。
在实施例中,触觉轨道与第一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相关联,并且 其中触觉输出设备是与第一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不同的第二类型的触 觉输出设备。
在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被设计为仅以单个频率被 驱动,而第二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被设计为在具有非零带宽的频率范 围内被驱动,使得第二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具有非零加速带宽。
在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是标准清晰度触觉输出设 备,而第二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是高清晰度触觉输出设备。
在实施例中,标准清晰度触觉输出设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被设计为仅用直流(DC)信号驱动的偏心旋转质量(ERM)致动器 或被设计为仅以单个频率被驱动的线性共振致动器(LRA)。
在实施例中,高清晰度触觉输出设备包括第二LRA,该第二 LRA被设计为在具有非零带宽的频率范围内被驱动,使得第二LRA 具有非零加速带宽。
在实施例中,高清晰度触觉输出设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压 电致动器或电活性聚合物(EAP)致动器。
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触觉轨道是与第一类型的触觉输 出设备还是与第二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相关联,以及触觉输出设备是 第一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还是第二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仅响应于确 定触觉轨道与第一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相关联以及确定触觉输出设备 是第二类型的触觉输出设备,而执行生成具有时变频率的周期性驱动信号的步骤,该时变频率基于时变幅度包络的值。
在实施例中,周期性驱动信号随时间具有恒定的幅度,并且在一 个或多个正电压值或电流值与一个或多个负电压值或电流值之间交替。
在实施例中,周期性驱动信号仅包括一个或多个正电压值或电流 值、一个或多个负电压值或电流值以及一个或多个过零点,并且不具 有零电压值或零电流值的任何非零持续时间。
在实施例中,由触觉轨道描述的时变幅度包络不是周期性波形。
在实施例中,生成周期性驱动信号的步骤基于时变幅度包络的幅 度值与周期性驱动信号的频率值之间的既定的映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美森公司,未经意美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体对象与虚拟对象的增强现实绑定
- 下一篇:增强现实车辆界面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