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2902.1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国;瞿国钊;曾敏;文望青;严爱国;蔡德强;王伟民;夏正春;任巍峰;印涛;刘道宽;张杰;李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纵梁 体系 分段 预应力 叠合 混凝土 桥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桥面板(7)、横梁(1)及纵梁(2);所述横梁(1)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纵梁(2),所述纵梁(2)支撑于所述横梁(1)上,形成钢格子体系,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7)安装于所述横梁(1)和所述纵梁(2)形成的每个所述钢格子体系上;预制混凝土桥面板(7)与主桁(3)分离,仅通过横梁(1)与主桁(3)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桥面板,弱化了横梁与边桁连接处刚度,采用板桁分离的形式且尽量采用工字型截面横梁,减小了系杆力及预应力与主桁之间的传递,从而减小混凝土桥面板裂缝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桥面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在近2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其合理利用材料特点,充分发挥材料各自优势,相比纯钢结构桥梁,可大幅节省钢材、提高刚度和承载力等;与传统混凝土结构桥梁相比,可显著降低结构高度、提高跨越能力、减轻自重、改善抗震性能、缩短施工工期等,具有显著的综合优势。因此,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加固改造能够产生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桥梁加固改造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但是,如今大跨度中承式连续钢桁拱桥桥面板多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暂无采用钢-混结合桥面。现有技术中的钢-混结合桥面以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钢-混结合桥面为板桁结合的方式,该方式主桁系杆力以及混凝土桥面板所受的水平拉力均较大,不利于桥面结构的稳定性。
2、在大跨度无推力拱上,混凝土桥面作为系杆的一部分,会承担较大的水平系杆拉力,导致混凝土桥面的顺桥向拉应力难以控制。
3、而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重载车辆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问题;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存在铺装易损问题及海洋环境下的锈蚀问题;大跨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风性能较混凝土桥面板差;长跨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接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控制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及施工方法,在横梁以及纵梁形成的钢格子体系上安装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并且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与主桁之间仅通过横梁相连,相比板桁结合的方式,前者能够一定程度减小系杆力及混凝土桥面板预应力与主桁之间的传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密纵梁体系分段预应力叠合混凝土桥面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还包括横梁以及纵梁;其中,
所述纵梁间隔一定距离支撑于所述横梁上,形成钢格子体系,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安装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形成的每个所述钢格子体系上;并且,
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主桁,所述主桁内部设置若干个系杆,所述主桁上方设置若干吊杆,所述横梁与所述主桁相连,且混凝土桥面板与主桁不直接相连,形成板桁分离的桥面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置第一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上阵列布置若干圆孔,所述横梁的腹板与所述主桁通过所述第一拼接板连接,所述横梁的下翼缘板与所述主桁通过第二拼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内部横向间隔设置若干钢束穿过孔,所述钢束穿过孔内设置钢束,纵桥向相邻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横向间隔设置若干连接器,一部分所述钢束通过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所述钢束的一端为张拉端,另一端为固定端。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端以及所述固定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通过现浇的湿接缝连接,且所示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与所述钢格子体系形成之间通过所述湿接缝以及剪力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