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柱嵌入桩基合理深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1573.9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翰;李明磊;柏林;张先锋;张金伟;贺维国;任玉瑾;张茜珍;邱术来;石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嵌入 桩基 合理 深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钢管柱嵌入桩基合理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钢管柱的顶纵梁施加弯矩M与竖向轴力,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钢管柱在不同弯矩下对应的柱脚接头转角θ;(2)对施加的弯矩M和柱脚接头转角θ数据进行拟合,建立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3)根据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建立拟合公式,得到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subgt;θ/subgt;;(4)由钢管柱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subgt;θ/subgt;求出参数柱脚接头抗弯刚度比λ,即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subgt;θ/subgt;与钢管柱自身刚度之比。本发明可达到确定钢管柱嵌入桩基的合理深度,使钢管柱侵入车站轮廓外的空间降低到最小,保证暗挖车站钢管柱在施工阶段的安全,为后续地下工程的建设预留穿越条件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管柱嵌入桩基合理深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中心区域先期建成了大量的地铁、市政桥梁、交通干道、市政管线以及高层建筑等基础设施,新建地铁车站已基本没有明、盖挖施工的条件。同时为减小地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北京等城市多采用洞桩法暗挖修建。对于洞桩法车站,钢管柱作为永久结构,中桩作为临时结构,为保证钢管柱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一般做法是将钢管柱嵌入桩基一定深度,使之满足受力要求。而钢管柱嵌入桩基的深度如何确定,目前说法不一,各规范、标准对嵌入深度的要求一般取2~2.5倍钢管柱直径,但没有明确的取值依据。
若嵌入深度过小,无法满足钢管柱受力要求,尤其是施工阶段钢管柱的稳定性难以保证;若嵌入深度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为后续地铁车站及区间的下穿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钢管柱嵌入桩基合理深度的计算方法,可达到确定钢管柱嵌入桩基的合理深度,使钢管柱侵入车站轮廓外的空间降低到最小,保证暗挖车站钢管柱在施工阶段的安全,为后续地下工程的建设预留穿越条件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管柱嵌入桩基合理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钢管柱的顶纵梁施加弯矩M与竖向轴力F,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钢管柱在不同弯矩下对应的柱脚接头转角θ;
(2)对施加的弯矩M和柱脚接头转角θ数据进行拟合,建立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
(3)根据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建立拟合公式,如图3所示,得到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θ;
(4)由钢管柱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θ求出参数柱脚接头抗弯刚度比λ,即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θ与钢管柱自身刚度之比;
若柱脚接头抗弯刚度比λ大于1,表明此时柱脚抗弯刚度大于柱身抗弯刚度,柱脚已不是结构体系中的受力薄弱点,钢管柱嵌入深度满足受力要求;
若柱脚接头抗弯刚度比λ小于1,表明此时柱脚抗弯刚度小于柱身抗弯刚度,柱脚仍是结构体系中的受力薄弱点,钢管柱嵌入深度不满足受力要求,应进一步增大嵌入深度。
作为优选,步骤(1)中采用有限元软件(有限元模型图如图2所示)对钢管柱进行数值模拟。
作为优选,步骤(3)中以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建立的拟合公式如下:
M=a+k·θ
式中:M——弯矩,单位kN·m;
θ——柱脚接头转角,单位10-3rad;
a——截距,为拟合系数,单位kN·m;
k——曲线斜率,为拟合系数,单位MN·m/rad;
并通过以下公式得到接头抗弯刚度k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