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燃料加注口颈和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入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9015.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2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克日什托夫·雅各布·亚斯凯维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4 | 分类号: | B60K15/04;B60K15/0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赵晓祎 |
地址: | 瑞典埃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箱 提供 燃料 加注 入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燃料加注口颈。该燃料加注口颈包括基管,该基管具有入流开口和至少一个出流开口以及从入流开口穿过基管的内部到所述至少一个出流开口的流动路径。此外,该燃料加注口颈包括具有入流端口的过渡管和具有至少一个出流端口的延伸管。该过渡管以可释放方式连接到所述延伸管,并且提供了从入流端口穿过过渡管的内部并穿过延伸管的内部到所述至少一个出流端口的流动通道。过渡管的至少一部分被可移除地并且以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出流开口的方式布置在基管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燃料加注口颈和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入流(fuel access)的方法。
本发明可应用于重型车辆,例如卡车、公共汽车和建筑设备。尽管将针对铰接式运输车形式的工程机械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特定车辆,而是也可以用在其他车辆中,例如其他工程机械、建筑设备、卡车和公共汽车。
背景技术
从US 2017/0107095 A1已知一种用于补油联接件(refuelling coupling)的截止阀。根据US 2017/0107095 A1的补油联接件包括环形构件、在环形构件上的与压力补油喷嘴互补的配件、可移位的干断构件(dry-break)、以及主套筒,该主套筒提供用于接收加压燃料的压力流动通道,其在下游端具有外周开口。该截止阀尤其包括被定位在所述开口的上游侧的环形座、以及具有浮阀的端帽,该浮阀具有至少一个可关闭的出口,该可关闭的出口被布置成在补油完成时关闭,以关闭从压力流动通道到所述开口的流动连通。作为压力补油的替代方案,可以通过被滑动地接合在端帽的内套筒中的副套筒从重力补油喷嘴进行重力补油。然而,这是一种多部件结构的复杂设计。此外,在压力补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并且压力补油过程并不总是可靠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燃料加注口颈和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入流的方法,其允许以简单、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重力补油以及压力补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燃料加注口颈来实现。用于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该燃料加注口颈包括基管,该基管具有入流开口和至少一个出流开口以及从入流开口穿过基管内部到所述至少一个出流开口的流动路径。该燃料加注口颈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入流端口的过渡管和具有至少一个出流端口的延伸管。该过渡管以可释放方式连接到所述延伸管,并且提供从入流端口穿过过渡管的内部并穿过延伸管的内部到所述至少一个出流端口的流动通道。该过渡管的至少一部分被可移除地并且以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出流开口的方式布置在基管的内部中。
该燃料加注口颈可用于通过重力补油和压力补油向燃料箱提供燃料。重力补油也可称为标准补油,并且压力补油也可称为快速补油。虽然重力补油是大多数普通燃料站的标准模式,但压力补油代表了在压力下向燃料箱提供燃料的补油模式,其中需要特殊的燃料站设备。
该燃料加注口颈包括基管,并且还包括过渡管和以可释放方式连接到过渡管的延伸管。过渡管的至少一部分被可移除地定位在基管的内部中。当过渡管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可移除地定位在基管的内部中时,从过渡管的入流端口穿过过渡管的内部并穿过延伸管的内部到延伸管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流端口的流动通道是可用的。
此外,当过渡管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基管的内部中时,基管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流开口被过渡管覆盖。因此,当过渡管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从基管的内部移除时,从入流开口穿过基管的内部到基管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流开口的流动路径是可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未经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
- 下一篇: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