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2753.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胜则;井上圭一郎;小泉笃史;中江太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B60N2/20;B60N2/22;E0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崔迎宾;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锁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锁定装置,罩的组装作业简便。座椅锁定装置(10)将车辆的座椅靠背保持为锁定状态,并且一部分由罩(11)覆盖。座椅锁定装置(10)具有:钩部件(26),具备与从后方进入的撞针(14)卡合的卡合槽(26a);旋转轴(26c),在前端附近将钩部件(26)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外侧壳体(20),固定旋转轴(26c);撞针进入槽(20i),形成于外侧壳体(20),撞针(14)进入该撞针进入槽(20i);以及一对保持突起(24a),分别设置于撞针进入槽(20i)的两侧,并朝向后方突出。罩(11)通过一对保持突起(24a)插入该罩(11)所具备的被保持部(40d)的被保持孔(40f)而被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构成为能够俯仰的座椅靠背保持为锁定状态的座椅锁定装置,特别涉及至少一部分由罩覆盖的座椅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具备作为支承面的座垫以及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其中,座椅靠背能够俯仰切换成作为通常的就座用的立起姿势、和为了便于装货而向前方倾倒的前倒姿势。构成为在就座用的立起姿势下,通过设置于座椅靠背的座椅锁定装置与固定于车身主体的撞针卡合,保持为锁定状态而稳定。另外,关于立起姿势,能够通过座椅锁定装置的内部机构分两级切换。从外观设计的观点出发,座椅锁定装置大多主要由罩覆盖。
座椅锁定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备:从后方进入的撞针;具有与撞针卡合的卡合槽的钩部件;在前端附近旋转自如地轴支承钩部件的轴部件;以及固定轴部件的壳体部件。在壳体部件设置有供撞针进入的撞针进入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47901号公报
罩多覆盖座椅锁定装置的外侧面和后表面这两个方向的面,组装部也设置于这两个方向。并且,罩的组装需要从这两个方向进行作业,要求作业的简便化。特别是,能够分两级切换座椅靠背的座椅锁定装置的尺寸大,罩也相应地使用较大的装置,组装作业简便化的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作业简单的座椅锁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锁定装置将车辆的座椅靠背保持为锁定状态,并且至少一部分由罩覆盖,其特征在于,具有:钩部件,具备与从后方进入的撞针卡合的卡合槽;轴部件,在前端附近将所述钩部件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壳体部件,固定所述轴部件;撞针进入槽,形成于所述壳体部件,所述撞针进入该撞针进入槽;一对保持突出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撞针进入槽的两侧,并朝向后方突出,所述罩通过一对所述保持突出部插入该罩所具备的被保持孔而被保持。
优选为,所述壳体部件具有形成有所述撞针进入槽的壳体侧面部,一对所述保持突出部从与所述壳体侧面部抵接的侧面抵接板突出,所述侧面抵接板具有开口孔。
优选为,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前表面部的前表面抵接板,所述保持突出部经由从所述前表面抵接板朝向后方折弯的弯曲部连接。
优选为,所述撞针是第1撞针,该第1撞针与隔开规定距离的第2撞针一体地联动,所述卡合槽通过与所述第1撞针或者所述第2撞针卡合而将所述座椅靠背锁定为两级的倾斜角度。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锁定装置中,向后方突出的一对保持突出部设置于撞针进入槽的上下,罩通过一对保持突出部插入该罩所具备的被保持孔而被保持,因此组装作业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座椅锁定装置的座椅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座椅锁定装置的座椅的示意侧视图。
图3是座椅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座椅锁定装置的局部省略侧视图。
图5是装配有罩的座椅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罩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2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