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9191.X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受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衍宇 |
主分类号: | B05B11/00 | 分类号: | B05B11/00;B65D77/04;A45D34/04;A45D34/00;B29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容器 | ||
1.一种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喷嘴部,借助用户的加压而通过排出口排出内含物;
泵组装体,根据所述喷嘴部的加压而排出所述内含物;
内部容器,包含容纳所述内含物的第一容纳部及向所述第一容纳部上侧形成而容纳及安装所述泵组装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边缘部;
外部容器,包含容纳所述内部容器的第二容纳部及由所述第二容纳部向上侧形成的第二边缘部;及
支撑部,以能够与所述外部容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拆卸的方式结合,根据所述结合,加压所述内部容器而将所述内部容器密着固定在所述外部容器,
所述内部容器的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外部容器的内径小,并且所述内部容器的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外径在长度方向上相同,
所述外部容器通过吹塑成型制造,从而所述第二容纳部的侧壁由向外侧突出的曲面实现,所述第二容纳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侧壁隔开,并且隔开间隔根据所述曲面而变化,
所述内部容器还包括:
连接部,由所述第一边缘部的下端向外侧延长,与截面比所述第一边缘部宽的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上端连接;及
挂卡突起,由所述连接部向外侧突出,
在所述外部容器形成向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内侧突出的卡台,在所述卡台安装所述内部容器的所述挂卡突起,
在所述挂卡突起安装在所述卡台时,所述挂卡突起与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上端相比处于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容器通过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部构成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由在所述外部容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外侧结合的侧壁及从所述侧壁的上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的上壁构成,在所述上壁的下侧形成对所述内部容器进行下方加压的至少一个加压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软质的缓冲部,处于所述连接部的上侧,将通过所述支撑部而产生的加压传输至所述内部容器而将述内部容器密着固定在所述外部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向外侧形成至少一个防旋转突起,在所述外部容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的里面形成与防旋转突起咬合的至少一个防旋转凹槽,而防止所述内部容器的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部容器的所述卡台及所述内部容器的所述挂卡突起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容纳部的空气的至少一个空气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深管,在所述内部容器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内侧与所述泵组装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部容器的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下侧形成空气流入凹槽,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侧配置随着所述内含物的排出而向上侧移动的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组装体包括:
缸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部连通的入口;
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内壁;
密封部,与所述缸体的上端边缘结合而抑制所述活塞的上升;
柄,在一端形成通过所述活塞开闭的流入口,并与所述喷嘴部的排出口连接;
轴承,以与所述柄一体升降的方式结合,并插入所述喷嘴部内侧;及
弹性部,从所述密封部向所述喷嘴部方向提供弹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外侧结合所述泵组装体的泵外壳,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内侧容纳所述泵组装体的所述缸体及所述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衍宇,未经株式会社衍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91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智能AI处理方法和AI处理装置
- 下一篇:聚酰胺模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