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器件以及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5864.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真野响太郎;木村健二;福田恭丈;上田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28;H01G11/8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朴云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蓄电器件(100)具备:正极(10),具备正极集电体(11)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2);负极(20),具备负极集电体(21)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22);以及隔离件层(30),设置在正极(10)与负极(20)之间,并包含凝胶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层(12)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22)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粘合剂、电解液、以及未交联的第1高分子化合物。第1高分子化合物与粘合剂包含的第2高分子化合物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器件以及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了隔离件的结构的蓄电器件。
作为这样的蓄电器件之一,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备包含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的极化性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其中,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包含电解液。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的电化学电容器,其具备包含离子液体以及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电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829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35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以及2记载的蓄电器件中,电极内的电解液的粘度和隔离件的电解液的粘度大致相同。因此,在蓄电器件的内部侵入了水的情况下,侵入的水不仅分散到隔离件,而且同样分散到电极,因此蓄电器件的特性有可能下降。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部侵入了水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水向电极的侵入的蓄电器件、以及这种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蓄电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
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
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
隔离件层,设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并包含凝胶电解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粘合剂、电解液、以及未交联的第1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第1高分子化合物与所述粘合剂包含的第2高分子化合物不同。
也可以是,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活性碳。
也可以是,在上述蓄电器件中,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包含所述第1高分子化合物的层,包含交联引发剂。
此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不包含交联引发剂。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粘合剂的第1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包含负极活性物质以及粘合剂的第2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在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中的至少一者上涂敷包含电解液、交联引发剂、以及未交联的第1高分子化合物的膏而形成膏层的工序;
使所述膏层包含的所述第1高分子化合物交联而形成凝胶电解质层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凝胶电解质层夹在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与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工序,
所述第1高分子化合物与所述粘合剂包含的第2高分子化合物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中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波形生成
- 下一篇:将mRNA递送至细胞的改善的脂-肽纳米复合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