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和层叠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3623.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隼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B32B27/18;B32B27/30;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胡玉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能量 射线 固化 型硬涂剂 层叠 | ||
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其含有氧化铝粒子(A)、具有全氟亚烷基的丙烯酸酯(B)、和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C),且满足下述(1)和(2)。(1)氧化铝粒子(A)的晶体结构为θ型和/或α型,且一次粒径为5~50nm。(2)在硬涂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中,含有5~50质量%的氧化铝粒子(A)、0.05~5质量%的丙烯酸酯(B)。(其中,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C)不包括具有全氟亚烷基的丙烯酸酯(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和层叠体。
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应用于TV、笔记本电脑、手机、智能手机等的显示器、或其背面外壳部的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和使用其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对于TV、笔记本电脑、手机、智能手机等的显示器的图像显示面、或其背面外壳部,为了在操作时不会造成损伤而要求赋予硬涂性。因此,在上述装置表面配置硬涂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三乙酰纤维素等透光性基材上层叠有硬涂层的构成。
硬涂层叠体具有各种期望的性质。例如,在层叠体的表面形成微细凹凸结构而成的层叠体可以用作硬涂层,而且也可以用作具备防眩层的防眩膜。此外,也可以层叠地使用光扩散层或低折射率层。进行了通过将这些硬涂层、防眩层等功能层以单层使用或组合多层从而具备期望功能的光学层叠体的开发。
另一方面,对于显示器的最表面、或其背面外壳部,预测会由于物理刺激、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等的负荷而导致严格的操作。例如,使用浸有玻璃清洁剂(各种表面活性剂系、有机溶剂系等)的抹布擦拭附着在装置表面的灰尘、指纹等污垢等。另外,装置表面存在由于汗、指纹等而导致显示图像容易变形、或者外观品质下降的问题,在使用以往的通常表面处理剂的情况下,指纹那样的污染由于具有不容易除去反而扩展的特性,因此成为装置的不良状况。因此,对于搭载于装置的硬涂膜表面,要求高的耐刮擦性和防污性。进一步,在制造或使用上述硬涂层叠体的情况下,有时在加工使用时会由于开裂等而造成故障。因此硬涂层叠体除了要求防污性,还要求作为防止开裂的耐弯曲性。
以往,构成上述硬涂层的硬涂剂为利用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的涂布剂,作为赋予耐刮擦性和耐污染性的表面处理的实现方法,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为了提高耐指纹性,提出了一种含有含UV固化型官能团的氟系化合物的涂布硬涂剂(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提高抗静电性和防污性,提出了一种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氟化丙烯酸酯和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的硬涂剂(专利文献2)。进一步,作为在耐磨耗涂布层上另外形成赋予耐污染性的涂布层的方法,提出了在以二氧化硅为主成分的低反射层上另外涂布具有全氟基的丙烯酸酯与二氧化硅的共聚物的方法(专利文献3)。
但是,仍然没有用于形成高的耐刮擦(摩擦)性和防污性、进一步具有耐弯曲性的硬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054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4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16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能够兼顾高的耐刮擦性和防污性、以及耐弯曲性的硬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对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可通过使用以下所记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来解决,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其含有氧化铝粒子(A)、具有全氟亚烷基的丙烯酸酯(B)、和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C),且满足下述(1)和(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3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