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3525.2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572;H01M50/531;B23K26/21;B23K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能够确保接线片板与电极接线片之间的焊接强度的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作为示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电池单元,电极接线片从该电池单元引出;以及保护电路模块,其电连接到电池单元,并且具有电路板以及形成在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电极接线片的接线片板,其中接线片板具有用于加热电极接线片的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和电连接到电池单元的保护电路模块。保护电路模块控制电池单元的充电和放电。保护电路模块包括诸如正温度系数(PTC)装置或热熔断器的保护装置,并在由于电池的过度充电或放电而导致电池在预定电压下发生异常或电池温度急剧升高时防止电流流入/流自电池外部。
此外,保护装置被焊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接线片板,因此可以电连接到电池单元。这里,电极接线片和接线片板通过激光焊接彼此焊接,并且多个焊珠作为激光焊接的结果而形成。然而,所述多个焊珠可以根据形成各个焊珠的顺序而具有不同的尺寸,使得难以在电极接线片与接线片板之间维持均匀的焊接强度。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所描述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形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提供了能够确保接线片板与电极接线片之间的焊接强度的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电池组可以包括:电池单元,电极接线片从该电池单元引出;以及保护电路模块,其电连接到电池单元,并且具有电路板以及形成在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电极接线片的接线片板,其中接线片板具有用于加热电极接线片的通孔。
该保护电路模块还可以包括穿透电路板并形成在接线片板上的焊接孔。
接线片板和电极接线片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彼此电连接,并且焊珠可以形成在接线片板和电极接线片的表面上。
焊珠可以包括:第一焊珠,其形成在通孔的一侧;第二焊珠,其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焊珠间隔开;第三焊珠,其形成为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焊珠间隔开;以及第四焊珠,其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三焊珠间隔开,其中第一至第四焊珠具有相同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池组可以包括:电池单元,电极接线片从该电池单元引出;以及保护电路模块,其电连接到电池单元,并且具有电路板以及形成在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并电连接到电极接线片的接线片板,其中用于加热接线片板的虚设珠形成在接线片板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保护电路模块置于电池单元上,以使从电池单元引出的电极接线片与其中形成保护电路模块的通孔的接线片板接触;穿过通孔照射激光束以加热电极接线片;以及将激光束照射到接线片板上以形成用于电连接接线片板和电极接线片的焊珠。
在加热电极接线片时,可以照射使电极接线片熔融所需的激光强度的30%。
形成焊珠可以包括:通过以第一强度将激光束照射到通孔的一侧,形成第一焊珠;通过以小于第一强度的第二强度将激光束照射到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焊珠间隔开的部分上,形成第二焊珠;通过以低于第二强度的第三强度将激光束照射到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焊珠间隔开的部分上,形成第三焊珠;以及通过以低于第三强度的第四强度将激光束照射到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三焊珠间隔开的部分上,形成第四焊珠。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保护电路模块置于电池单元上,以使从电池单元引出的电极接线片与保护电路模块的接线片板接触;将激光束照射到接线片板的中心以形成虚设珠,并加热接线片板;以及将激光束照射到虚设焊珠的外侧,以形成用于电连接接线片板和电极接线片的焊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3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不同半导体裸片的多重堆叠的半导体装置组合件
- 下一篇:双面可逆粘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