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感测电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7019.2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Z.W.里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504;H01R4/2454;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电气 装置 | ||
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包括上壳(106)和下壳(108),并且配置为配合在一起。上壳和下壳在其间形成沿着上壳和下壳的长度延伸的腔体(116)。腔体配置为容纳具有绝缘护套(34)和导体(30)的电线(22)。接触构件(104)定位在腔体内,并且配置为刺穿绝缘护套并接合导体以建立到主电路(12)的离散位置的直接导热路径。传感器(120)与接触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并且配置为通过直接导热路径检测离散位置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一种具有温度感测装置的电气装置,该温度感测装置带有绝缘位移触头。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例如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或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在许多高安培应用中用于监视部件的温度,以确保安全和操作。例如,包括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插电式电动汽车(EV)通过标准化接口从电动汽车充电站(也称为电动汽车供应设备(EVSE))接收电力,标准化接口例如用于与EV的配对插座连接器联接的插头连接器,例如由行业标准SAE J1772、IEC 62196、VDE-AR-E 2323-2-2、EV-Plug Alliance和/或CHAdeMO定义的接口。插头连接器通过高安培数电路电连接至电源,并根据行业标准或水平向EV提供电力。作为示例,根据2级交流(AC)充电标准提供电力的EVSE可以向所连接的EV提供高达80安培的充电电流。
电阻加热,也称为焦耳加热或欧姆加热,发生在高电流电路中的离散位置,例如连接EVSE和EV的部件的结合点和/或连接点。另外,由于各种参数或条件,例如制造公差、机械老化和接触压力的降低、配合表面的化学腐蚀或氧化、或者错用和滥用而导致性能下降,电阻加热可能会在这些位置增加。在操作期间,增加的电阻可能会导致过热并损坏EVSE和/或EV的部件。
由于诸如安全性、成本和/或设计参数之类的原因,温度传感器未放置成与要监视的离散位置直接接触。而是,将温度传感器定位在距连接点一定距离的位置,以通过离散位置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导热路径间接或被动地感测温度。例如,为了监视连接器和电线导体之间的连接点的温度波动,温度传感器可以用诸如弹簧夹、金属抓紧夹、夹具等的附接构件在沿着电线导体与连接点相距一定距离处附接到电线导体的外表面,例如电线导体的绝缘护套。连接点处的电阻热通过由导线、绝缘护套、附接构件定义的导热路径传导到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快速且准确地感测连接点处的温度变化的有效性与导热路径的长度和导热率有关。因此,随着长度的增加和热导率的降低,温度传感器的效率降低。另外,附接构件可能经受降低温度传感器的有效性的环境条件,诸如振动、温度等。
因此,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地感测连接点处的温度变化的温度感测装置。
发明内容
通过一种传感器组件解决了该问题,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上壳和被配置为与上壳配合的下壳。上壳和下壳在其间形成沿着上壳和下壳的长度延伸的腔体。腔体配置为容纳具有绝缘护套和导体的电线。接触构件位于腔体内,并配置为刺穿绝缘护套并接合导体以建立到主电路的离散位置的直接导热路径。传感器与接触构件可操作地连接,传感器配置为通过直接导热路径检测离散位置的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壳体,所述前端和后端具有通向腔体的开口。壳体由上壳和下壳形成,所述上壳和下壳沿着接口配合在一起,接口沿着壳的一部分延伸。上壳和下壳在其间形成沿着上壳和下壳的长度延伸的腔体。腔体配置为容纳具有绝缘护套和导体的电线。电线配置为电连接到主电路。电绝缘位移端子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电绝缘位移端子配置为刺穿绝缘护套并接合导体以建立到沿着主电路的离散位置的直接导热路径。传感器与所述电绝缘位移端子热连接,传感器配置为通过直接导热路径检测离散位置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7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