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以及用于使粘合连接结构分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7000.8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C·贝尔;A·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6 | 分类号: | B29C65/76;B29C6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分离 粘合 连接 结构 以及 用于 分离 方法 | ||
1.一种在两个接合配对件(3、5)之间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接合配对件借助于粘合剂(4)彼此材料结合地连接,其中,粘合连接结构能在分离过程中通过热量输入而分离,
其特征在于,
利用被加热的热流体(15)进行热量输入,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配对件(5)具有至少一个流体腔(9),所述至少一个流体腔至少在分离过程中被填充热流体(15)并且通过腔壁(11)间接地或直接地邻接于粘合剂(4),使得在分离过程中借助于从热流体(15)经由腔壁(11)到粘合剂中的传热使热量输入粘合剂(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配对件(5)设计为引导热流体的构件和/或连接在优选闭合的加热线路(H)中,特别是在加热线路(H)中热流体(15)通过流入连接件(17)导入到第一接合配对件(5)的流体腔(9)中和/或通过回流连接件(19)从第一接合配对件(5)的流体腔(9)中导出,特别是在借助于流动单元(21)、例如循环泵强制引导的情况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线路(H)中,除了流动单元(21)和第一接合配对件(5)的流体腔(9)之外,还集成有加热单元(25)和热流体储存容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加热线路(H)被分成接合配对件侧的第一子线路(H1)和能与第一接合配对件(5)脱开的第二子线路(H2),特别是就流动技术而言,第二子线路(H2)能在流入连接件(17)和回流连接件(19)处与第一接合配对件(5)脱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能与第一接合配对件(5)脱开的第二子线路(H2)具有流动单元(21)、加热单元(25)和热流体储存容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流动单元(21)、加热单元(25)和必要时流入温度传感器(29)和/或回流温度传感器(33)是调节回路(R)的组成部分,其中,调节单元(35)在分离过程中基于检测到的流入温度和/或回流温度来操控加热单元(25)和/或流动单元(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为调节单元(35)分配有输入单元(37),借助于该输入单元能预先规定热流体(15)的加热持续时间和/或加热温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热流体(15)例如是矿物油,和/或粘合剂(4)例如是聚氨酯粘合剂,其中,在例如10秒种的保持时间上加热到例如220℃之后,发生粘合连接结构的完全分离。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配对件(5)是多腔式挤压型材部件,特别由高导热性的金属制成,例如由轻金属、如铝合金制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配对件(5)是电动运行的车辆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由纵梁(1)和横梁(7)构成并且包围车辆的动力电池(3),纵梁(1)和/或横梁(7)以其内壁(11)与动力电池(3)形成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纵梁(1)和/或横梁(7)在用于拆卸动力电池(3)的分离过程中被热流体穿流。
11.一种用于使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粘合连接结构分离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70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