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套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6428.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堀久司;濑尾伸城;山中宏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套 制造 方法 | ||
包括:将封闭件(3)载置于套主体(2)的载置工序;使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A)相对于第一重合部(J1)旋转一圈以进行摩擦搅拌的第一正式接合工序;以及对第二重合部(J2)进行摩擦搅拌的第二正式接合工序。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A)包括基端侧销(F2)和前端侧销(F3)。基端侧销(F2)的锥形角度(A1)比前端侧销(F3)的锥形角度(A2)大,在基端侧销(F2)的外周面形成有台阶状的销层差部(30)。在第一正式接合工序和第二正式接合工序中,在使前端侧销(F3)与套主体(2)及封闭件(3)中的两者或仅封闭件(3)接触、并且使基端侧销(F2)与封闭件(3)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摩擦搅拌接合的旋转工具,已知一种包括轴肩部和从轴肩部下垂的搅拌销的旋转工具。上述旋转工具还用于由套主体和封闭件构成的液冷套的制造中。旋转工具在将轴肩部的下端面压入金属构件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接合。通过将轴肩部压入金属构件,从而能够对塑性流动材料进行按压以抑制毛边的产生。然而,当接合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时容易产生缺陷,并且存在凹槽变大同时产生大量毛边的问题。
另一方面,已知有一种摩擦搅拌接合方法,使用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对两个金属构件进行接合,其特征是,包括正式接合工序,在上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旋转的搅拌销插入到金属构件彼此的对接部,并在使仅搅拌销与金属构件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接合(专利文献1)。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在搅拌销的外周面刻设有螺旋槽,在使仅搅拌销与被接合构件接触,同时使基端部露出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接合,因此,即使接合的高度位置变化,也能够抑制缺陷的产生,并且还能够减小对摩擦搅拌装置的负载。然而,由于并未通过轴肩部对塑性流动材料进行按压,因此,存在金属构件的表面的凹槽变大,并且接合表面粗糙度变大这样的问题。此外,存在在凹槽的附近形成有隆起部(与接合前相比金属构件的表面隆起的部位)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包括轴肩部和从轴肩部下垂的搅拌销的旋转工具。在轴肩部以及搅拌销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锥形面。在轴肩部的锥形面形成有俯视观察时呈涡旋状的槽。上述槽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通过设置锥形面,从而即使金属构件的厚度、接合的高度位置变化,也能够稳定地接合。此外,通过使塑性流动材料进入到上述槽中,从而能够对塑性流动材料的流动进行控制,以形成理想的塑性化区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396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10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塑性流动材料会进入到锥形面的槽的内部,因此,存在槽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此外,当塑性流动材料进入到上述槽中时,塑性流动材料在附着于槽的状态下被摩擦搅拌,因此,存在被接合金属构件与附着物相互摩擦而使接合品质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存在被接合金属构件的表面变得粗糙,毛边变多,并且金属构件的表面的凹槽也变大这样的问题。
从上述这种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套的制造方法,能够减小金属构件的表面的凹槽,并且能够减小接合表面粗糙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