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操纵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8148.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T·L·汉弗莱;M·R·比亚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B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永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操纵 导管 | ||
可操纵医疗设备包括轴(14)、操纵机构(38)和致动机构(48)。轴具有近侧部分(16)、远侧部分(18)、第一牵引丝(20)和第二牵引丝(22)。第一牵引丝(20b)和第二牵引丝(22b)的远端联接到轴的远侧部分。操纵机构具有通过差动机构(44)联接的第一轮(40)和第二轮(42)。第一牵引丝(20a)和第二牵引丝(22a)的近端分别联接到第一轮和第二轮。致动机构联接至操纵机构。使致动机构在第一操作模式下致动导致轴的远侧部分在第一平面内弯曲。使致动机构在第二操作模式下致动导致轴的远侧部分远离第一平面弯曲。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可操纵的血管内(脉管内,endovascular)递送装置和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内递送装置在各种程序中用于将假体医疗装置或器械递送至体内不易通过手术访问需要无手术访问的位置。对体内目标位置的访问可通过插入和引导递送装置穿过体内的通道或内腔——包括但不限于血管、食道、气管、胃肠道的任何部分、淋巴管作为几例——而实现。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假体心脏瓣膜可以以折绉状态安装在递送装置的远端上,并且被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例如,通过股动脉和主动脉),直到假体瓣膜到达心脏中的植入位点。然后,使假体瓣膜扩张至其功能尺寸,如通过使其上安装有假体瓣膜的球囊膨胀,或通过从递送装置的鞘筒部署假体瓣膜,使得假体瓣膜可自扩张至其功能尺寸。
递送装置的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该装置成功导航通过小血管和绕过血管系统的急转弯(如绕过主动脉弓)的能力。已经采用了各种技术来调节递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曲率,以帮助“操纵”假体瓣膜通过脉管系统中的转弯。然而,仍需要改进的递送装置。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可操纵的导管(catheter)装置和相关方法,其可用于将医疗装置、工具、药剂或其他疗法递送到对象体内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操纵导管装置可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通过脉管系统,如递送至对象的心脏。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涉及可操纵的医疗设备,其包括具有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的轴。递送设备可以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一牵引丝,并且第一牵引丝的远端可以联接到轴的远侧部分。递送设备可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二牵引丝,并且第二牵引丝的远端可联接至轴的远侧部分。递送设备可包括手柄,该手柄联接至轴的近侧部分。手柄可以具有操纵机构,该操纵机构包括通过差动机构(差速机构,differential mechanism)可操作地联接的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牵引丝的近端可以联接至第一轮,并且第二牵引丝的近端可以联接至第二轮。使第一轮和第二轮都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可增加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中的张力,使得轴的远侧部分在第一平面内沿第一角度方向弯曲。此外,仅使第一轮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导致第二轮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增加第一牵引丝中的张力并且减小第二牵引丝中的张力,使得轴的远侧部分沿第二角度方向远离第一平面弯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和第二轮都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可以减小第一和第二牵引丝中的张力,使得轴的远侧部分在第一平面内沿与第一角度方向相反的第三角度方向弯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仅使第二轮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可导致第一轮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增加第二牵引丝中的张力并减小第一牵引丝中的张力,使得轴的远侧部分沿与第二角度方向相反的第四角度方向远离第一平面弯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的远端可彼此成角度地间隔180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角度方向和第四角度方向可以在第二平面内,第二平面基本垂直于第一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牵引丝的远端和第二牵引丝的远端与轴的远端间隔相等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牵引丝导线管(conduit)和第二牵引丝导线管,第一牵引丝导线管和第二牵引丝导线管每一个均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轴的近侧和远侧部分。第一牵引丝可延伸穿过第一牵引丝导线管,并且第二牵引丝可延伸穿过第二牵引丝导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