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菌卸压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939.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H·菲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KHS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54 | 分类号: | F16L55/054;B67C3/00;B67C3/28;B67C7/00;F16L55/055;B67C3/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菌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介质管路(11)中进行无菌卸压的压力卸载设备(1),所述压力卸载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壳体(4),所述壳体具有壳体壁(7),
-贯通管路(5),所述贯通管路与介质管路(11)连接并且具有贯通壁(8),
-至少一个供入管路接头(2)和排出管路接头(3),用于分别附接到所述介质管路(11)上,
其中,在所述壳体(4)的内部构造有通过所述壳体壁(7)所限定的压力室(6),并且
其中,所述贯通管路(5)在所述壳体(4)的内部至少区段地延伸穿过所述压力室(6),并且
其中,所述贯通管路(5)的贯通壁(8)至少在延伸穿过所述压力室(6)的区段中至少部分地由可弹性变形材料构成,并且
其中,所述压力卸载设备(1)构造成:在所述压力室(6)中能够调设至少一个预给定的压力室内压力(P1,P2),和
-压力控制装置(10),该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力室(6)处于作用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控制装置(10)配置用于调设所述压力室(6)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预给定的压力室内压力(P1,P2),
其中,在所述压力室(6)中能够调设第一压力室内压力(P1),该第一压力室内压力基本上相当于所述介质管路中占主导的生产压力,并且
其中,在所述压力室(6)中能够调设第二压力室内压力(P2),
其中,所述第二压力室内压力(P2)相当于卸载压力,所述卸载压力低于所述生产压力,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压力控制装置(10)实现从所述第一压力室内压力(P1)转换成所述第二压力室内压力(P2),这促成所述贯通壁(8)发生延展并且所述贯通管路(5)的容积增大,由此,在所述介质管路(11)中实现压力卸载,并且
所述压力控制装置(10)构造用于:将所述压力室内压力(P1,P2)从实际值降低和/或提高到目标值,其方式是:
当在出现生产中断的情况下所述介质管路(11)中的介质不再流动时,借助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10)使所述压力室(6)的压力室内压力从实际值降低到目标值,以达到所述第二压力室内压力(P2),由此实现无菌卸压,并且
当在生产又投入运行的情况下所述介质管路(11)中的介质重新流动时,借助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10)使所述压力室(6)的压力室内压力从实际值提高到目标值,以达到所述第一压力室内压力(P1),由此使得所述介质管路(11)中的介质又达到所需的生产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卸载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管路(5)的贯通壁(8)以压力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壳体(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卸载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入管路接头(2)和所述排出管路接头(3)设计且配置成:在所述压力卸载设备(1)已附接的状态中,所述贯通管路(5)借助于所述供入管路接头和所述排出管路接头(2,3)以压力密闭的方式与所述介质管路(11)连接,
其中,介质在所述贯通管路(5)朝向所述供入管路接头(2)的一端(5.1)流入到所述贯通管路中,并在所述贯通管路(5)朝向所述排出管路接头(3)的一端(5.2)又从所述贯通管路(5)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卸载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壁(8)完全由所述可弹性变形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卸载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壁(8)的可弹性变形材料对气体密封且对液体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卸载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壁(8)的可弹性变形材料具有耐化学性和/或耐热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卸载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控制装置(10)包括计算机单元(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HS有限责任公司,未经KHS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9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网膜突发成像期间的闪光优化
- 下一篇:泵、泵装置、及泵装置的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