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66903.6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吉永尚生;赤坂拓郎;正尾菜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33Y70/00;B33Y70/10;C08F2/44;C08F279/02;C08L21/00;C08L3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层叠 造型 橡胶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其能够通过三维层叠造型装置适当制造橡胶成型体,而且所得到的橡胶成型体兼顾高机械强度和优异的延伸。所述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包含液态橡胶、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单体,并且相对于所述液态橡胶100质量份,所述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所述单体的总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使该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橡胶成型体、以及使用了该组合物的橡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三维构造物的设计数据,使树脂层叠并固化而制造三维构造物的三维层叠造型装置(所谓的3D打印机)被实用化。作为这样的三维层叠造型装置,已知喷墨方式、通过激光的照射使光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方式、进行ABS树脂等的熔融层叠的方式等多种方式。
例如,在喷墨方式中,将光固化性液态树脂组合物的微小液滴以从喷嘴绘制预定的形状图案的方式喷出,并照射紫外线而形成固化薄膜,重复该操作并进行层叠,由此制造三维构造物。另外,例如,在熔融层叠方式中,通过使固态的ABS树脂等热熔融、从喷嘴滴下,绘制规定的形状图案、通过冷却降低流动性,重复上述工序而层叠,由此制造三维构造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8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作为由三维层叠造型装置制造的三维构造物,通常知晓树脂制的制品。另一方面,由于橡胶与树脂相比弹性模量的温度依赖性低,永久压缩变形也小,所以如果能够制造橡胶制的三维构造物(橡胶成型体),则能够期待用于与树脂制、金属制的三维构造物不同的用途。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其能够通过三维层叠造型装置适当地制造橡胶成型体,而且所获得的橡胶成型体兼顾高机械强度和优秀的延伸。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橡胶成型体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橡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将包含液态橡胶、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单体,且相对于液态橡胶100质量份,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单体的总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上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用在三维层叠造型法中,可适当地得到橡胶成型体,并且该橡胶成型体兼顾高机械强度和优秀的延伸。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通过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下记方式的发明。
第1方案:一种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其包含液态橡胶、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单体,
相对于所述液态橡胶100质量份,所述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所述单体的总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上。
第2方案:第1方案记载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中,所述胺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2官能至6官能。
第3方案:第1方案或第2方案记载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中,所述单体为单官能单体。
第4方案:第1~3方案中任一项记载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中,还包含填料。
第5方案:第1~3方案中任一项记载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中,所述液态橡胶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
第6方案:第1~4方案中任一项记载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中,在温度35℃、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在振荡角1%、频率1Hz使用E型粘度计测得的粘度为1000Pa·s以下。
第7方案:一种橡胶成型体,其是第1~6项中任一项记载的三维层叠造型用橡胶组合物的固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