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部件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5730.6 | 申请日: | 201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大和田岩;近藤顺悟;小林义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C04B35/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部件 照明 装置 | ||
1.一种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对来自光源(90)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
所述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的特征在于,
具备:包括荧光体基板(61~63)的第一基板(11~13、15)、以及对所述第一基板(11~13、15)进行支撑的第二基板(21~23、25),
所述第二基板(21~23、25)包括隔着所述第一基板(11~13、15)而接受来自所述光源(90)的光(91)的透光性基板(71~73),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通过具有伴有取向性的多晶结构而具有折射率的晶体各向异性,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为陶瓷基板,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的所述多晶结构具有10%以上99.5%以下的取向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荧光体基板(61~63)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荧光体基板(61~63)的热传导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的线膨胀系数为所述荧光体基板(61~63)的线膨胀系数的±50%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包含氮化铝及氧化铝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体基板(61~63)具有多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51、51A、52、52A、53、53A~53C、54、54A~54C、55、55A、55B),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基板(71~73)具有:隔着所述第一基板(11~13、15)而接受来自所述光源(90)的光(91)的入射面(S21)、与所述入射面(S21)相反的出射面(S22)、以及将所述入射面(S21)和所述出射面(S22)彼此连结的侧面(S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部件(52、52A),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52、52A)还具备电介质膜(41),该电介质膜(41)设置于所述透光性基板(71)的所述侧面(S23)上,且具有比所述透光性基板(71)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部件(52、52A),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52、52A)还具备反射膜(42),该反射膜(42)直接或间接地设置于所述透光性基板(71)的所述侧面(S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部件(53、53A~53C、54、54A~54C),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射面(S22)的面积与所述入射面(S21)的面积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57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