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内饰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2370.4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三平学;中野祐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54 | 分类号: | B60Q3/54;B60J5/00;B60Q3/217;B60Q3/64;B60R13/02;F21V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高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内饰件 | ||
1.一种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内饰件主体、导光部件和透镜,其中,
所述内饰件主体构成车厢的内壁;
所述导光部件形成为线状,使来自光源的光沿长度方向传播,且使光从侧面放射出;
所述透镜使从所述导光部件放射出的光透过,
所述透镜具有第1壁部、第2壁部及第3壁部、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其中,所述第1壁部沿所述导光部件配置;所述第2壁部及所述第3壁部从所述第1壁部的端部向所述导光部件侧延伸,且以夹着所述导光部件的方式来配置;所述第1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2壁部;所述第2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3壁部,
通过所述第1壁部、所述第2壁部和所述第3壁部来形成承接所述导光部件的槽部,
所述透镜能够以所述第2壁和所述第3壁彼此接近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在所述内饰件主体设置有内饰件凹部,该内饰件凹部收容所述导光部件和所述透镜,
所述第1卡合部从界定所述槽部的所述第2壁部的远离所述导光部件的一侧的面突出,与第1被卡合部嵌合,其中所述第1被卡合部作为孔而形成在界定所述内饰件凹部的壁部,
所述第2卡合部从界定所述槽部的所述第3壁部的远离所述导光部件的一侧的面向与所述第1卡合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被插入第2被卡合部,其中所述第2被卡合部作为孔而形成在界定所述内饰件凹部的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卡合部从所述第2壁部的壁面突出的突出量比所述第2卡合部从所述第3壁部的壁面突出的突出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被卡合部贯穿界定所述内饰件凹部的壁部,
所述第2卡合部通过所述第2被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卡合部被设置于所述第3壁部的突端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分别沿所述透镜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
在所述透镜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2卡合部设置于相邻的2个所述第1卡合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饰件主体具有板状的主板和储物格部件,其中,所述板状的主板被设置于车门的门板;所述储物格部件被配置在所述主板的内侧,与所述主板协作构成车门储物格,
所述导光部件和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储物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储物格在所述车门上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内饰件凹部设置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储物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位于所述车门储物格的内部侧的壁面上,沿所述车门储物格的延伸方向大致呈直线状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饰件凹部由上壁、侧壁和下壁界定,所述下壁随着靠向所述车门储物格的内部而向下方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界定所述内饰件凹部的所述上壁呈大致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23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底肌支承辅助工具
- 下一篇:针对其美容用途的间苯二酚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