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装置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1159.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博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环境开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1L35/30;H01L35/32;H02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装置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为电绝缘的中空体的容器,
一对对向电极,其容纳在所述容器内,间隔开且相对设置,和
发热体,其容纳在所述容器内的对向电极之间,以混合状态含有硅粉以及碳粉;
所述发热体的密度为0.85g/cm3~1.30g/cm3,
所述发热体中含有粉体状的焚烧灰和/或矿物,
所述发热体在发热前、发热中、发热后均维持粉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密度随着所述发热体中所含有的所述碳粉的平均粒径和/或总重量的增加而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含有粉体状的氧化铁和/或氧化铝。
4.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部,其由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装置构成,通过将由外部提供的外部电能供给所述对向电极来进行发热,和
热电部,其与所述发热部相邻设置,在与所述发热部相对设置的相对面侧被加热的同时,背面侧被冷却,将该相对面侧与该背面侧的温度差转换为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部由塞贝克元件或汤姆森元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形成为圆筒体,所述热电部围绕在所述发热部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热部,其构成为由所述发热部与所述热电部夹持,对由所述发热部发热所产生的热进行蓄热。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部,其与所述热电部的背面侧相邻设置,用以冷却该热电部的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能是由源于自然能源的电能所提供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由冷却性流体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能是由源自基于流体的动态能量的自然能源的电能所提供的,所述冷却部是通过该流体的静态能量来冷却所述热电部的背面。
12.一种制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部,其由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装置构成,通过将由外部提供的外部电能供给所述对向电极来进行发热,
长条状的热泵,
储热部,其由金属锭形成,在所述金属锭上形成有由与发热部的至少长度方向表面密合的贯通孔形成的收纳部,且在以该收纳部的设置位置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处,在所述金属锭上形成有以与所述热泵的长度方向表面成密合状态进行保持的由贯通孔形成的保持部,和
控制部,其控制发热部的发热开始以及发热停止,以使得由所述储热部所蓄积的热能不低于由所述热泵放出的能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锭由铝合金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制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形成为将所述收纳部以及所述保持部分别均等地进行二等分。
15.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制暖装置,和
收纳容器,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制暖装置的热泵的热泵收纳部,并以密闭或非密闭状态收纳由液体或者气体构成的介质;
对所述收纳容器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或使其气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覆有绝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环境开发株式会社,未经国际环境开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1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