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9846.9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间岛亮太;中堀宏亮;乾武志;金子悠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3C3/17;C03C4/08;C03C17/23;G02B1/00;G02B1/113;G02B5/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玻璃板在端面具有多个凹坑状的凹部(R)。端面的任意30μm见方的范围(S)内所含的所述凹部(R)中,顶部外周(C)上的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最大值(d)为0.5μm以上的第一凹部(R1)的比例为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中利用的CCD或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的光谱灵敏度对于近红外线区域的光而言具有强灵敏度,因此一般为了将这些固体摄像元件的光谱灵敏度符合人的视觉灵敏度特性而使用视觉灵敏度校正构件。
作为视觉灵敏度校正构件,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利用在玻璃板的主表面上形成有具有红外线屏蔽功能的光学膜的玻璃板。另外,为了防止玻璃板表面的反射,也有形成有具有防反射功能的光学膜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7737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用于固体摄像元件等的玻璃板在推进着薄板化。伴随于此,有玻璃板在因搬运时的冲击等而容易产生破损的问题。特别是,这种玻璃板的破损大多是由于以玻璃板的端面为起点的龟裂的扩展而产生,从而期望端面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课题是实现玻璃板的端面强度的提高,降低玻璃板的破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发明的本发明是一种玻璃板,具备:表面背面一对主表面和连结一对主表面的各个端部的端面,其特征在于,端面具有多个凹坑状的凹部,端面的任意30μm见方的范围内所含的凹部中,顶部外周上的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0.5μm以上的第一凹部的比例为50%以上。根据这种构成,在端面中,顶部外周上的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0.5μm以上这样的相对大的第一凹部占过半数。因此,可认为即使对玻璃板的端面作用冲击等外力的情况下,该力也可经由形成于端面的相对大的第一凹部而分散。其结果,以玻璃板的端面为起点的龟裂不易扩展,可降低玻璃板的破损。
在上述的构成中,优选端面的任意30μm见方的范围内所含的凹部的总数为50个以上且300个以下。
在上述的构成中,第一凹部的深度也可以为0.5μm以上。
在上述的构成中,也可以在至少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光学膜。
该情况下,优选光学膜为防反射膜、红外线屏蔽膜、紫外线屏蔽膜、紫外线及红外线屏蔽膜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的构成中,作为玻璃板的组成,优选以质量%计包含25%以上的P2O5。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所发明的本发明是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玻璃板具备:表面背面一对主表面和连结一对主表面的各个端部的端面,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玻璃板的至少端面接触蚀刻液而进行蚀刻的蚀刻工序,玻璃板包含磷酸盐系玻璃,蚀刻液为碱性洗涤剂,玻璃板的端面由蚀刻液蚀刻导致的去除厚度为1μm以上。根据这种构成,玻璃板的端面经由蚀刻液而去除,在玻璃板的端面形成有多个凹坑状的凹部。并且,通过以上述条件进行蚀刻工序,从而在端面的任意30μm见方的范围内,可使上述的第一凹部的比例成为50%以上。因此,以玻璃板的端面为起点的龟裂不易扩展,可降低玻璃板的破损。
在上述的构成中,优选蚀刻液包含螯合剂的碱性盐作为碱性成分。
在上述的构成中,在蚀刻工序之前,也可以还具备在玻璃板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形成光学膜的成膜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玻璃板的端面强度的提高,降低玻璃板的破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抽屉或类似物的抽出引导装置
- 下一篇:对端辅助型增强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