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8066.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0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利弘;片平贤一;闻间祥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装置。例如,在动模主体(70)上,在面向定模(12)的模具安装面(84)上设置有第2腔模(72),并且在作为其背面的块安装面(86)上安装有第1支承部件(76)、第2支承部件(78)。第1支承部件(76)、第2支承部件(78)由中空体构成,在各个中空内部设置有腔模支承部(168a、168b)和主体支承部(170a、170b)。腔模支承部(168a、168b)与主体支承部(170a、170b)至少一部分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由熔液获得铸造件的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使用了专用通用分离式模具的铸造装置,在板状的定模主体和动模主体的一端面上,同样地以能拆装的方式设置有板状的腔模(cavity mold)。在这种铸造装置中,仅更换新的作为能够获得特定的铸造零部件的专用模的腔模,而能够使用相同的定模主体和动模主体本身作为通用部件,因此能够获得与利用在此以前使用的腔模所获得的铸造件的形状、尺寸不同的其他铸造件。这样能够有助于大幅度削减模具成本,并且能够实现铸造装置的紧凑化。
在这样的铸造装置中,当合模时,通过腔模彼此形成制品腔,在该制品腔中填充用于获得铸造件的熔液。在此,如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6033955号所记载的那样,在设置腔模的所述一端面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防止制品腔中所填充的熔液的压力所作用的动模主体变形的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为具有直线形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的各端部大致垂直竖立的两条竖立部的凹字形状体。而且,顶出机构被配设于在两条竖立部彼此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由制品腔所获得的铸造件在顶出机构的作用下被顶出。
制品腔的位置对应于顶出机构的背面。即,在填充熔液时,使压力变得最高的制品腔的背面为两条竖立部彼此之间的空间。因此,担心腔模会变形。
为了消除该担心,本申请人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6033955号中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模具主体的相当于腔的部位为薄壁部而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利用所述薄壁部的变形而增大薄壁部的外周部的压力,由此来防止熔液漏液。
发明内容
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6033955号中,如作为第2实施例所公开的那样,在所述定模主体或动模主体的腔模安装部的背面侧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用于配设安装有顶出销的顶出板。因此,为了抑制合模后由于腔模的弹性变形所导致的变形而需要较高的刚性,但在该情况下,无法实现模具的紧凑化。另一方面,若刚性较小,则会使腔模和模具主体过度变形,从而担心引发熔液漏液等。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装置,其具有允许腔模的弹性变形且不发生熔液漏液这样的刚性,并且利用模具主体来支承并加强腔模,据此,能够避免腔模、模具主体破损,从而实现长寿命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铸造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铸造装置,其具有第1腔模、第2腔模、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和顶出机构,其中,
所述第1腔模设置于定模主体;
所述第2腔模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定模主体向接近或远离的方向位移的动模主体,并且在合模时与所述第1腔模一起形成制品腔部;
所述第1支承部件和所述第2支承部件设置于所述定模主体的设置有所述第1腔模的表面的背面和所述动模主体的设置有所述第2腔模的表面的背面的至少一方,并且彼此隔开间隔;
所述顶出机构配设于所述第1支承部件与所述第2支承部件之间,并且安装于所述定模主体或所述动模主体,将所获得的铸造件从所述制品腔部顶出,
所述第1支承部件和所述第2支承部件由中空体构成,在各个中空内部具有:腔模支承部,其隔着所述定模主体或所述动模主体来支承所述第1腔模或所述第2腔模;和主体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定模主体或所述动模主体,
并且,所述腔模支承部与所述主体支承部至少局部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屏幕基于虚拟房间的用户界面
- 下一篇: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