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末端支承装置及使用末端支承装置的控制缆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4329.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横松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末端 支承 装置 使用 控制 缆线 组件 | ||
末端支承装置(1)具备:盖(2),用于固定外部壳体(C1)的末端;导管(3);弹性部件(4),在两端具有开口部;及套管部件(5),围绕弹性部件(4),套管部件(5)由硬质部件构成,弹性部件(4)具有与两端的开口部连通的内侧空间部(43),盖(2)和导管(3)与弹性部件(4)的两端的开口部连接,弹性部件(4)具有在与内侧空间部(43)延伸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44),并且在凸缘部(44)的面向轴向的面具有平坦部(45),套管部件(5)具有在轴向上夹持凸缘部(44)的按压面(53),在按压面(53)设有多个接触部(53a)及非接触部(53b),接触部(53a)与平坦部(45)接触,非接触部(53b)与平坦部(45)之间具有间隔,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末端支承装置,从而抑制了弹性部件不与套管接触的部分的防振效果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末端支承装置和使用末端支承装置的控制缆线组件。
背景技术
在将控制缆线向安装对象进行安装的情况下,有时使用与构成控制缆线的一部分的外部壳体的末端连接而安装于安装对象的末端支承装置。该末端支承装置为了抑制振动传递到缆线的情况,例如公开了具备筒状的壳体盖、弹性部件、筒状的套管(socket)的末端支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筒状的壳体盖在后端具有用于固定控制缆线的导管的端部的导管保持部,在外周具有凸缘。筒状的套管将该弹性部件以包围的方式进行收容,具有在轴向上弹性地夹入弹性部件的凸缘状部的前后内壁,并且具备向对接部件安装的安装部。并且,在凸缘状部的前后表面形成有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突起,以使弹性部件与套管的前后内壁抵接。
在该末端支承装置中,由于在弹性部件设置有由突起形成的凹凸,所以弹性部件的凸部即突起与套管抵接,弹性部件的凹部设置成不与套管直接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9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若用套管强力地夹持弹性部件以使控制缆线不移动,则在弹性部件的突起附近存在由凹部产生的空间,所以弹性部件的突起会产生向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变形,并且突起的变形会影响到不与套管接触的凹部。因此,由于在不与套管接触的弹性部件的凹部也会受到由突起的变形产生的压力,因此有可能降低弹性部件的凹部的防振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了弹性部件不与套管接触的部分的防振效果的降低的末端支承装置及使用该末端支承装置的控制缆线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末端支承装置具有:盖,用于固定控制缆线的外部壳体的末端;导管,将内部缆线向所需方向引导;弹性部件,在两端具有开口部;及套管部件,围绕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套管部件由硬质部件构成,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两端的开口部连通的内侧空间部,所述盖和所述导管以彼此成为相反侧的方式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的开口部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具有在与所述内侧空间部延伸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并且在所述凸缘部的面向所述轴向的面具有平坦部,所述套管部件具有在所述轴向上夹持所述凸缘部的按压面,在所述按压面设有多个接触部及非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平坦部接触,所述非接触部与所述平坦部之间具有间隔。
本发明的控制缆线组件具备:上述末端支承装置;及控制缆线,具有外部壳体和内部缆线,所述末端支承装置所具有的盖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前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末端支承装置及使用该末端支承装置的控制缆线组件,抑制了弹性部件不与套管接触的部分的防振效果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缆线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末端支承装置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海莱客思,未经株式会社海莱客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4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射线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自动驾驶车辆的主显示器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