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8891.4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5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M·克朗多夫;T·汉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KWD德雷斯登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F16D1/00;F16D1/06;F16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赵飞;张素玲 |
地址: | 德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并涉及一种联轴器,其例如可以用于车辆驱动器中、特别是轨道车辆驱动器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轴器,利用该联轴器可靠地防止该联轴器的驱动侧与从动侧之间的电接触,并且提供一种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制造该联轴器的方法。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联轴器,其至少由位于驱动侧的联轴器半体和位于从动侧的联轴器半体组成,其中,至少一个联轴器半体具有至少两个叠置的中空筒体,这两个中空筒体布置在联轴器半体中的孔口中,其中,第二中空筒体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其中,至少第一中空筒体至少在其外表面上和孔口的至少内表面上至少部分地具有滚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并且涉及一种联轴器,其例如作为齿式联轴器、法兰式联轴器、环形盘式联轴器、板式联轴器、全金属联轴器、膜片式联轴器、多片式联轴器、摩擦联轴器或组合联轴器在两个机器轴之间传递扭矩,例如可用于车辆驱动器中、特别是轨道车辆驱动器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联轴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公知联轴器。这些联轴器用于将扭矩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这类联轴器可以例如是刚性或弹性的联轴器或者是可切换或不可切换的联轴器。这类联轴器也用于两轴间的刚性、扭转刚性、弹性、扭转弹性和/或可活动的连接,其中,通过这些联轴器能够补偿轴之间的扭矩波动和/或角度误差。
这类联轴器尤其用于例如汽车、卡车、商用车、公共汽车或甚至轨道车辆之类的车辆的传动系。它们直接集成到例如马达的驱动单元与作业机器之间的驱动连接中或者可以切换到这种连接中。
除了上述这类联轴器必须满足的要求之外,对于联轴器而言,联轴器的各个组件还应彼此电绝缘。例如,在电动轨道车辆中,必须中断轮组与车辆传动系之间的电接触才能防止电压闪络。车辆中应始终避免这种电压闪络。
为此,已知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它们在车辆传动系的至少一个部位处具有用于电绝缘的部件,以中断电连接并有针对性地导出电压。
例如,DE 10 2014 204 590 A1揭示了一种齿式联轴器,其具有待连接到驱动轴的第一联轴器区段和待连接到从动轴的第二联轴器区段以及使这两个联轴器区段彼此连接并彼此电绝缘的中间管,这两个联轴器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驱动齿,该驱动齿具有内齿圈和与内齿圈啮合的外齿圈,并且中间管由电绝缘材料制成。这种电绝缘材料有利地是纤维增强塑料。
此外,DE 20 2013 010 678 U1揭示了一种联轴器,其中,联轴器毂被分成环状内毂部分和环状外毂部分,环状内毂部分用于容纳至少一个轴组件,环状外毂部分具有由内表面界定的开口,内毂部分被引入到开口中,其中,内毂部分具有与外毂部分的内表面相连接的外表面,其中,内毂部分的外表面与外毂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电绝缘层,在进一步组装之前,将该电绝缘层施加于呈内毂部分形式和/或外毂部分形式的绝缘层载体上。这里,绝缘层有利地由陶瓷材料制成并且其层厚远小于绝缘层载体的厚度。
DE 10 2007 036 001 A1揭示了一种电绝缘的轴连接元件,其中外轴元件具有内开口,外轴元件的内表面形成在该内开口中,内轴元件具有内轴元件外表面,该外表面借助压配合嵌入外轴元件的内开口中,外轴元件的内表面和/或内轴元件的外表面具有电绝缘涂层,该电绝缘涂层使外轴元件与内轴元件彼此电绝缘。
根据DE 10 2013 007 126 A1揭示了一种用于传递扭矩的联轴器以及特别是用于轨道车辆的车辆传动系。该联轴器包括可以接到驱动器的第一联轴器半体以及可以接到工作机器的第二联轴器半体,这两个联轴器半体中的至少一个被分成两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这两个部分布置成互不接触,从而两者之间无电流流动,这两个部分界定空腔,该空腔包含至少一个电绝缘主体,该空腔和该主体被设计并布置成使得在运行中将扭矩从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的缺陷在于,在使用绝缘层进行联轴器的驱动侧与从动侧之间电绝缘的情况下,无法充分中断电接触来防止电压闪络,其原因尤其是绝缘层可达的电容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WD德雷斯登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KWD德雷斯登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8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致冷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