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9945.0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3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小西范和;门田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06 | 分类号: | C08G64/06;C07C39/16;C07C39/21;C08G6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孟伟青;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聚碳酸酯 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羟基 化合物 | ||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流动性、薄壁成型性、进而色调、透明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其是包含源自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将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水解而得到的水解物包含式(2)和式(3)所表示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式(2)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式(3)化合物的含量为250质量ppm以下(式(2)和(3)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1~24的烷基。R2、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5的一价烃基,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薄壁成型性、透明性、冲击强度、耐弯折性优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中所使用的显示器设备中,为了应对其薄型化、轻量化、省力化、高精细化的要求,组装有面状光源装置。并且,出于起到将入射的光均匀、有效地引导至液晶显示侧的作用的目的,该面状光源装置具备一面具有均匀的倾斜面的楔型截面的导光板或平板形状的导光板。另外,有时也在导光板的表面形成凹凸图案而赋予光散射功能。
上述这样的导光板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塑成型而得到,上述的凹凸图案通过在嵌入件的表面形成的凹凸部的转印而被赋予。以往,导光板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树脂材料成型出的,但近来,随着显示屏的薄壁化,导光板的厚度也变薄,因此在利用PMMA时,材料的机械强度不充分,正在被置换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聚碳酸酯树脂。
现有的聚碳酸酯树脂中,与PMMA相比,具有熔融流动性低、成型加工性显著变差的缺点,因此为了用作上述的成型体的原料,进行了改善成型性的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面向导光板用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记载了粘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专利文献2中,作为面向导光板用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记载了粘均分子量为11000~22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这些方法为通过降低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提高熔融流动性来提高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型性的方法,但通常高分子材料具有随着分子量的降低,机械强度也必然降低的倾向。由此,上述的聚碳酸酯树脂中,机械强度也同样降低,成型加工性和作为产品的实用强度不充分。
与之相对,还提出了在现有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中进一步添加新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单体来改善成型性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包含双酚A和双酚E的、流动性得到了改善的聚碳酸酯树脂,专利文献4~5中也记载了使用特定的双酚类化合物改善了流动性的聚碳酸酯树脂。另外,已知还有添加增塑剂等流动改性剂或添加低聚物、ABS等流动性高的树脂的方案。但是,这样的聚碳酸酯树脂也仍具有耐热性极低因而不耐实际使用的问题、流动性和耐冲击性不充分而不足以得到导光板因而得不到薄壁成型体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73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9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1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128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59-1316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这样的导光板用途中,需要与一般的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树脂中的粘均分子量10000~15000的等级相当的流动性,近年来,特别要求与粘均分子量10000~13000的等级相当的高流动性。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5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中,在为上述的流动性区域的情况下的冲击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具有不仅不能保证产品强度,而且在成型时的阶段还会发生开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9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