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立柱前窗用树脂基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7334.2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美和;内藤幸三;齐藤由香;依田孝志;岸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书慧;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基板 最长边 厚壁部 可视部 无立柱 对边 前窗 热塑性树脂 厚度不均 空气阻力 结构物 可视性 透光性 薄壁 车体 轻量 雾度 要件 连结 行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并轻量且可视性优异、进而实现也可承受根据以150km/h行驶时的空气阻力而算出的载荷的高强度的无立柱前窗用树脂基板。该无立柱前窗用树脂基板的树脂基板的最长边(SA)固定于车体(3),上述树脂基板是具有平均厚度(d1)为3mm~7mm的可视部(1)和厚度为上述(d1)的1.3倍以上的厚壁部(2)的厚度不均结构物,且满足下述(a)~(d)的全部要件,(a)中央具有薄壁的可视部(1),在上述最长边(SA)的对边(SB)以及将上述最长边(SA)的端部与上述最长边的对边(SB)的端部分别连结的2个边(SC和SD)的合计3个边(SB、SC和SD)具有厚壁部(2B、2C和2D),(b)上述可视部(1)和厚壁部(2)是使用根据JISK7105测定的6mm厚度的雾度满足5%以下的透光性热塑性树脂而成的,(c)上述最长边(SA)的长度(L1)为900mm~2000mm,(d)上述厚壁部(2B、2C和2D)的平均厚度(d2B、d2C和d2D)分别为上述d1的3.0倍以下,且其面积占整个上述树脂基板的面积的3~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存在立柱的汽车的前窗用树脂基板(以下,称为无立柱前窗用树脂基板(resin substrate for pillarless windshield))。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并轻量且可视性优异、进而实现还可承受根据以150km/h行驶时的空气阻力而算出的载荷的高强度的无立柱前窗用树脂基板。
背景技术
车体的前窗通常可使用无机玻璃,但近年来,从通过轻量化来降低油耗、与周围部件的一体形成性、设计性的观点考虑需要使其树脂化。
另外,汽车的无立柱化不仅能够通过减少行驶时的死角来确保行人的安全,而且驾驶员从立柱的压迫感中解放出来也会享受更舒适的驾驶,因此近年来,其需求一直不断高涨。
迄今为止,前窗的树脂化以由立柱支撑前窗的车体的结构为前提进行了研究。
为由立柱支撑前窗的车体的结构时,已知通常如专利文献1的第0029段等所记载的在周边部设置黑色树脂层,在黑色树脂层的表面涂布粘接剂而固定车辆用窗户部件。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从车外透视到粘接剂。
然而,为由立柱支撑前窗的车体的结构时,假定在周边部设置黑色树脂层的双色成型,即便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树脂部件应用于不存在立柱的车体,也得不到良好的可视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供了一种中央部厚、周边部薄结构的特殊的树脂制窗户面板。
然而,将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树脂制窗户面板应用于不存在立柱的车体时,行驶中,树脂制窗板会因空气阻力而产生变形,无法得到良好的视野。
这里,出于防止来自前方的风雨的目的,有时在电动自行车安装挡风玻璃,例如如专利文献3那样,一般为在主支柱(mainstay)上固定挡风玻璃的构成。
然而,这种挡风玻璃并未假定在150km/h这样的高速下行驶,因此根本不能用于汽车的无立柱前窗。
另一方面,虽然在摩托车中也存在以150km/h这样的高速下行驶的情况,但此时,安装的挡风玻璃仅是牺牲了可视性的小尺寸挡风玻璃。
因此,到目前为止并未实现大型并轻量且可视性优异、进而实现了还可承受根据以150km/h行驶时的空气阻力而算出的载荷的高强度的无立柱前窗用树脂基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0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14028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