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管线联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0612.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凯文·巴尔托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EIM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26 | 分类号: | F16L37/26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张芸 |
地址: | 澳大利亚南***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接构件 线性凸轮 从动件 连接器 表面接合 快速联接 流体管线 密封接合 联接端 联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管线的快速联接连接器,其可以通过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的横向运动来操作。具体而言,联接器包括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相对于第一联接构件的主体中的通道的纵轴线倾斜的线性凸轮表面,并且第二联接构件包括从动件,从动件被构造成与第一联接构件的线性凸轮表面接合,其中,从动件沿着线性凸轮表面的运动使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的联接端密封接合。
优选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9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No.2017901707和2017年12月15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No.201790502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例如软管、管道或管子等流体管线联接在一起以允许流体连续流动通过流体管线的联接器以及将该流体管线联接到出口和入口(例如水龙头、阀门或龙头)的联接器。特别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联接构件沿横向相对于彼此的运动而启动的联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软管、管道或其它这种管子件等流体管线通常用于促进流体从一个位置流动到另一个位置。通常,这种流体管线需要联接到出口和/或入口,例如水龙头、阀门或龙头。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期望连接多于一个的流体管线,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管线需要以密封的方式联接。
在本领域中已知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流体管线,这些流体管线包括一系列尺寸和用途。这些流体管线包括小直径(12mm至18mm)的花园软管至在需要较大流量时有用的较大直径(1英寸或更大)的流体管线。若干个因素可能影响联接流体管线所需的联接类型。这些因素包括所使用的流体管线的类型和尺寸、流动通过管线和联接器的流体以及行进通过管线的流体的压力。
最简单的联接器是摩擦联接器,其中联接器的直径不同于流体管线的直径,其中一者配合在另一者内并且通过摩擦保持在适当位置。然而,该类型的联接器具有不能承受中压的限制。因此,已经开发了具有保持装置的连接装置,该保持装置以密封连接的方式固定联接器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
一种这样的保持装置由与一个联接构件连接的可旋转轴环提供,该轴环包括螺纹,并且在相应的第二联接构件上设置有互补的螺纹。通过旋转轴环,使两个联接构件接合并固定在一起。
该类型的联接提供了牢固的连接,并防止两个联接构件彼此远离地做轴向运动。此外,轴环的旋转可以用于确保两个联接构件处于密封接合,轴环的扭转迫使两个联接构件在一起。这样,该类型的联接器可以在高压环境中使用或当需要保持紧密密封时使用。
然而,该类型的联接器需要相当高的使用灵活性,并且不能快速地接合和释放。因此,当使用大而重的流体管线时,将流体管线支撑在适当的位置使得两个螺纹对准且同时还旋转轴环可能是困难的。此外,随着轴环的直径增加,为了对应于更大直径的流体管线,轴环的手动旋转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可能需要例如扳手或扳钳等工具。
已经开发了快速连接的联接器以克服上述一些限制。在美国专利4,673,199A中公开了一种常用的快速连接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包括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包括用于容纳第二联接构件上的插头的中心孔。第一构件还包括围绕它的外套筒,该外套筒能够与多个锁定构件一起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轴向滑动运动。锁定构件伸入到第一构件的孔中,每个锁定构件均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锁定位置锁定构件伸入到孔中以将插头保持在孔内,并且在解锁位置锁定构件从孔中收回以使插头能够撤回。
在该联接器中,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取决于外套筒的轴向运动。因此,通过使两个联接构件借助其轴向运动而接合,以将第一构件上的插头定位在第二构件的孔中,从而操作联接器。通过将外套筒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迫使锁定构件进入到孔中并将锁定构件固定在锁定构件与孔中的插头接合的适当位置,来将插头保持在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IM研发有限公司,未经EIM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0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路形成部件的连接构造
- 下一篇:无焰电子蜡烛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