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车辆容纳空间供应受控冷气的加热/空调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3938.1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4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诺·平塔特;帕斯卡·瓦内斯特;弗雷德里克·卢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N3/10;B60R7/04;B60H1/32 |
代理公司: | 11567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瞿卫军<国际申请>=PCT/FR2018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机 供应管道 空气流量 容纳空间 控制装置 蒸发器 连通 容积压缩机 温度设定点 处理空气 空调设备 冷冻空气 温度估计 气流量 可变 加热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空调设备(IC),其向车辆(V)供应处理过的空气,并且包括冷环路(BF)、供应管道(CA)、第二鼓风机(P2)以及控制装置(MCT),该冷环路包括适于使由第一鼓风机(P1)提供的待处理空气冷却的蒸发器(EV)和可变工作容积压缩机(CP),该供应管道在蒸发器(EV)的下游与冷环路(BF)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EA)连通,该第二鼓风机安装在供应管道(CA)的两个部分之间,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工作容积和由第二鼓风机(P2)输送的空气流量,以便向容纳空间(EA)供应具有选定温度和空气流量的冷冻空气,该温度和空气流量根据温度设定点、容纳空间(EA)内的温度估计值和第一鼓风机(P1)提供的气流量来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空调设备,其负责将处理过的空气供应到车辆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一些车辆包括例如手套箱的至少一个容纳空间,当该车辆的乘客中的一个期望进行制冷时可以使该容纳空间冷却。
已经提出了至少三种用于进行这种制冷的解决方案。
第一解决方案使用压缩技术,该压缩技术独立于车辆的加热/空调设备的冷环路中执行的技术。该第一解决方案需要非常占地、非常昂贵且非常嘈杂的技术装置。
第二种解决方案使用热电效应。该第二解决方案需要体积大且昂贵的技术装置。另外,由于该第二解决方案仅允许(制冷)容纳空间中的温度和驾驶室中的温度之间的最大差值约为20℃,因此,在车辆驾驶室中的环境温暖的情况下,该第二解决方案提供有限的性能。
特别是在文献US7,726,143中描述的第三解决方案旨在,在车辆的加热/空调设备的冷环路的蒸发器的下游抽取冷冻空气,以便通过供应管道向容纳空间提供冷冻的空气。该第三解决方案不允许有效地控制容纳区域内部的温度,特别是根据车辆乘客所选择的温度设定点来有效地控制容纳区域内部的温度。实际上,容纳空间内的温度取决于鼓风机的当前转速和蒸发器中的温度,该鼓风机向蒸发器提供待处理的空气,该蒸发器中的温度尤其取决于在冷环路的压缩机中选择的当前工作容积。因此,当空调低水平运行时,不可能在容纳空间中获得冷或非常冷的冷冻空气,而当空调高水平运行时,不可能在容纳空间中获得微冷或冷的冷冻空气。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特别旨在改善这种情况。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加热/空调设备,一方面该加热/空调设备用于向车辆的驾驶室供应处理过的空气,该车辆的驾驶室包括至少一个容纳空间,并且另一方面,该加热/空调设备包括冷环路、控制装置和供应管道,该冷环路包括蒸发器和可变工作容积压缩机,蒸发器和可变工作容积压缩机适于一起冷却由第一鼓风机提供的待处理空气,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工作容积和第一鼓风机,该供应管道在蒸发器的下游与冷环路连通并与容纳空间连通以向该容纳空间供应冷冻空气。
该设备的特点在于:
-还包括第二鼓风机,该鼓风机具有可变空气流量并安装在供应管道的两个部分之间;并且
-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工作容积和由第二鼓风机输送的空气流量,以便向容纳空间供应具有选定温度和空气流量的冷冻空气,该温度和空气流量根据车辆乘客选择的温度设定点、容纳空间内部的温度估计值以及第一鼓风机提供的空气流量来选择。
由于第二鼓风机具有可变流量并结合可调节压缩机的工作容积,因此无论空调的运行水平如何,现在都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容纳空间内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可以包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的其他特征,特别是:
-该设备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容纳空间中并能够向控制装置提供容纳空间内部的温度估计值。
-根据温度设定值与容纳空间内部的温度估计值之间的差、第一鼓风机提供的空气流量、以及蒸发器内部的温度估计值,该设备的控制装置可适于控制工作容积以及由第二鼓风机输送的空气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3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