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跟鞋的装置和构造高跟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1501.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布莱恩·G.R.·休斯;霍华德·丹能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HBN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14 | 分类号: | A43B7/14 |
代理公司: | 11467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江<国际申请>=PCT/US2018/ |
地址: | 美国新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骨结节 后区域 前区域 上表面 跖骨轴 凸起 顶点位置 正前方 成形 跟骨 升高 容纳 | ||
1.一种用于插入跟鞋的装置,包括:
后区域,构造成位于穿着者的跟骨结节下面,所述后区域成形为容纳穿着者的跟骨结节,其中后区域包括由两个3D椭圆的布尔减法限定的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较大的椭圆体积比较小的椭圆的体积大,较大的椭圆向内侧倾斜,较小的椭圆向外侧倾斜,两者的较长轴线与装置的跟部/趾部方向对齐,并且较小的椭圆内侧/外侧轴线向较大的椭圆后部稍微倾斜,并且两者都旋转使得脚趾方向端相对于后跟方向端升高,这种凹陷构造成分别容纳穿着者的跟骨的外侧结节和内侧结节,其中第一凹陷区域位于所述装置的内侧并且在平面内大2-5倍,并且比位于装置外侧的第二凹陷区域更深,所述后区域的上表面具有构造成位于穿着者的跟骨结节正前方的穿着者跟骨的区域下面的凸起部分;以及前区域,定位成位于穿着者的跖骨轴的至少一部分的下面,所述前区域的第二上表面具有凸起部分,其逐渐升高到构造成位于穿着者的第二和第三跖骨轴的下面的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较大的椭圆体积比较小的椭圆的体积大,大出的量选自40%至120%、60%至100%和约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脚趾方向端相对于后跟方向端升高,升高的量选自1度至10度、3度至8度和约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凹陷区域比第二凹陷区域深约0.3mm,和/或在平面内比第二凹陷区域大2.7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的脚趾方向部分逐渐上升到新月形顶点,所述顶点构造成位于穿着者的跟骨的结节前方的区域之下,其中第一新月形顶点和第二新月形顶点的顶点优选地相对于装置的底表面高2-8mm,并且其中前区域的凸起部分的顶点优选地相对于装置的底表面高2-8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a)其中装置形成为两个单独的部件,一个包括后区域的后跟部件和一个包括前区域的跖骨部件;
(b)其中前区域向内侧倾斜;和
(c)其中所述装置是左/右鞋子特异性的,并且其中左鞋子和右鞋子部件是彼此成镜像的。
7.一种跟鞋,其具有安装在其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跟鞋,其中所述装置安装或结合到鞋子的内底板或鞋垫中。
9.一种用于提高跟鞋舒适性的方法,包括为鞋子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在鞋子的构造期间安装在鞋子中。
11.一种用于插入跟鞋的装置,包括:
跟部杯,其构造成位于穿着者的跟骨结节之下,跟部杯成形为容纳穿着者的跟骨结节,其中跟部杯包括由两个3D椭圆的布尔减法限定的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较大的椭圆的体积比较小的椭圆的体积大,较大的椭圆向内侧偏斜,较小的椭圆向外侧偏斜,两者的较长轴线与装置的跟部/趾部方向对齐,且较小的椭圆的内侧/外侧轴线向较大的椭圆后部略微倾斜,并且两者都旋转使得脚趾方向端相对于后跟方向端升高,这种凹陷构造成分别容纳穿着者的跟骨的外侧结节和内侧结节,其中第一凹陷区域位于所述装置的内侧并且在平面内大2-5倍,并且比位于所述装置的外侧的第二凹陷区域更深,所述跟部杯的上表面具有构造成位于穿着者的跟骨结节正前方的穿着者跟骨区域下面的凸起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较大的椭圆体积比较小的椭圆的体积大,大出的体积量选自40%至120%体积、60%至100%体积和约80%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BN鞋业有限公司,未经HBN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15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