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智能手机的通话中连接应用程序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9131.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汉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汉锡;纳戈公司;朴振廈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Q30/02 |
代理公司: | 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国际申请>=PCT/KR2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话 接通 终端机 来电 应用程序图标 应用程序运行 呼叫连接 画面显示 通话结束 应用程序 图标 显示窗 应用程序连接模块 应用程序使用 通话模块 智能手机 自动返回 调出 输出 响应 | ||
本发明涉及在智能手机上体现的利用智能手机的通话中连接应用程序的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话模块,基于来电方终端机的呼叫连接,与来电方终端机连接通话,并且输出等待接通画面、通话中画面及通话结束画面,其中所述等待接通画面等待对应于所述呼叫连接的用户的响应,所述通话中画面显示与来电方终端机通话的状态,通话结束画面显示与所述来电方终端机结束通话的状态;及通话中应用程序连接模块,在所述等待接通画面或者所述通话中画面中提供连接应用程序图标显示窗,所述连接应用程序图标显示窗包括多个连接应用程序运行图标;若输入所述连接应用程序运行图标,则调出相应的连接应用程序分别在所述等待接通画面或者所述通话中画面运行;若所述连接应用程序使用结束,则自动返回到所述等待接通画面或者所述通话中画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智能手机的通话中连接应用程序的系统及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分别在等待接通画面、通话中画面及通话结束画面中可一键式连接并运行应用程序的。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功能的扩展,从只单纯地用于电话通话的设备开始进一步发展,基于诸如安卓(Android)或iOS等的运行系统安装和运行各种应用程序,这种通信终端称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
智能手机的运行体系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及使用,除了在智能手机上市时默认安装的应用程序以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访问移动商店或网页来安装和使用所需的应用程序。
为了在智能手机上运行应用程序,必须通过触摸该应用程序的图标来输入运行。通常,运行图标放置在主屏幕或与主屏幕相关联的屏幕画面上,并且通过单击该图标来运行应用程序。
然而,要在等待接通画面或通话中画面运行所需的应用程序时,必须离开呼叫画面来运行应用程序。
尤其是,在用户接到冒充子女的诈骗电话或者绑匪的电话的情况,或者接到从处于紧急状态的对象来的电话的情况下,需要在通话期间立即向自己的子女确认或者报警。在这一情况下,用户应该在与怀疑是诈骗的对象在呼叫等待状态或者通话中状态下使用报警应用程序。然而,存在如下的问题:输入起始键离开在等待接通画面或者通话中画面,在主屏幕画面或者启动应用程序框之后画面中找到报警应用程序并运行的过程非常繁琐。而且,这种一连串的过程容易被通话对方的犯罪分子发现,因此频繁出现放弃这一过程的情况。
举另一示例,在等待接通画面或通话中画面上运行常用应用程序也非常麻烦。例如,有如下的情况:当通过主叫号码显示服务(CID:Caller Identification Display)在等待接通画面上显示来电号码时,为了搜索来电方的更加详细的信息,运行照片应用程序、社交聊天应用程序、便签应用程序等确认对方的照片、与来电方收发的聊天记录、与来电方相关的记录便签。此时,用户必须在等待接通画面按起始键移动到主屏幕画面或者通过输入应用程序按钮移动到列出应用程序的画面。大部分的情况,需要通过多步骤的按键输入才能运行所需应用程序。而且,在确认结束之后重新返回到等待接通画面来接电话,但是返回等待接通画面非常麻烦,不仅如此因为输入错误导致拒绝通话的情况频繁发生。
举其他一示例,利用ARS(Automatic Response Service,自动响应服务)的情况下,可发生在通话中的状态下通过键盘输入个人信息或者银行账号等的情况。通常,在通话中画面上具有激活虚拟键盘的按钮,并且用户激活键盘输入自动响应服务要求的信息。但是,若不记得个人信息或者银行账号等,则需要在地址簿或者备忘录等查询个人信息或者银行账号等。在这一情况下也存在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过程的问题,在未激活虚拟键盘的状态下也需要输入起始键来移动到主屏幕画面找到并运行所需的应用程序,查询结束之后重新回到原来画面重新运行虚拟键盘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汉锡;纳戈公司;朴振廈,未经金汉锡;纳戈公司;朴振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9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