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性片材、保护材料及线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7285.6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横塚学;莲见水贵;久米学;井山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化株式会社;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D5/00;C09D109/02;C09J7/24;C09J7/50;C09J11/04;C09J11/06;C09J107/00;H01B7/00;H01B7/1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陈曦;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层 粘合性片 基材 保护材料 粘合力 线束 体积电阻率 拉伸模量 天然橡胶 常温下 初粘力 底漆层 增粘剂 探针 贴合 配置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常温下可使粘合层彼此贴合的粘合性片材及使用其的保护材料以及线束。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粘合性片材,其是具备基材、和隔着配置在基材的一个面的底漆层而设置的粘合层的粘合性片材,其中,粘合层含有天然橡胶(A)及增粘剂(B),粘合性片材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Ωcm以上,基于JIS K 6251的100%拉伸模量为50MPa以下,粘合层的基于ASTM D 2979的探针初粘力为10N/cm2以下,宽度为15mm时的粘合层之间的粘合力为1.5N以上,宽度为15mm时的粘合层与基材的粘合力为1.5N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性片材、保护材料及线束。
背景技术
关于由汽车中所布线的多个电线组形成的线束,为了将电线组集束并且加以保护,多数情况是用胶带卷绕起来。这样的胶带以绝缘性为首,要求柔软性和伸长性,另外根据使用场所和用途还要求耐热性、耐寒性等。但是,近年来,为了削减作业工时和零件的集成,将1种片材一并贴付于电线组而兼具电线的集束和保护的情形,在增多。
作为集束及保护电线的片材,已知有在基材的一个面具有双面粘合带的片材。双面粘合带可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2所列举的那样的粘合剂。使用了双面粘合带的片材,通过将由双面粘合带构成的粘合层与片材基材贴合,由此可以集束及保护电线。该双面粘合带在使用前为了防止粘合层和基材粘着,多数情况设有剥离纸。使用时需要剥离剥离纸,但存在如下的问题:剥离该剥离纸的操作费时,另外剥离后的剥离纸成为废弃物。因此,作为不使用剥离纸的粘合片,已知有具有因热而熔合的粘合层的片材(专利文献3)、利用压敏粘合剂使粘合层彼此贴合的片材(专利文献4、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4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48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7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6832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6-0562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中,除了发生用热熔合机压接的操作而操作时间变长之外,还有误将热源与电线接触等而成为发生电线断线的故障的原因。另外,专利文献4、5所记载的方法中,虽然可以进行常温下的贴合,但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中,粘合剂粘到操作者的手或其他的电线而成为操作性变差的原因。另外,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方法中,粘合层之间的粘合力不足,有电线集束后发生剥离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常温下可使粘合层彼此贴合的粘合性片材及使用其的保护材料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涉及的粘合性片材、保护材料、线束如以下所述。
(1)一种粘合性片材,其是具备基材、和隔着配置在基材的一个面的底漆层而设置的粘合层的粘合性片材,其中,所述粘合层含有天然橡胶(A)及增粘剂(B),所述粘合性片材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Ωcm以上,基于JIS K 6251的100%拉伸模量为50MPa以下,所述粘合层的基于ASTM D 2979的探针初粘力为10N/cm2以下,宽15mm时的所述粘合层之间的粘合力为1.5N以上,宽15mm时的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另一面的粘合力为1.5N以下。
(2)根据(1)所述的粘合性片材,其中,上述粘合层含有微粒(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化株式会社;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电化株式会社;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7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