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构建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4281.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索伦·许布纳;托马斯·沃尔夫;塞巴斯蒂安·库内;菲利普·梅耶尔-勒斯勒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2/24;H04W84/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潘小军;李骥 |
地址: | 德国下***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无线数据连接 连接参数 数据连接 无线连接 车辆通过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至少两个车辆(10、11)之间构建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法,车辆通过物理的数据连接(12)彼此相连。根据本发明,首先通过物理的数据连接(12)传输无线连接的连接参数。随后,利用所述连接参数来构建无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至少两个车辆之间构建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法,车辆通过物理的数据连接彼此相连。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控制器和车辆网络。
背景技术
现代载重车辆尤其是拖车具有大量控制器,例如发动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器和制动器控制器,它们可以通过CAN总线彼此通信。用于无线通信的控制器也可以连至CAN总线,要么用于无线传输提供给控制器的信息要么甚至用于无线转交控制指令到所选出的控制器。
无线报告的接收方和发送方也可以是携带相应通信器的操作人员。无线连接按照通常的标准构建,例如经由蓝牙或WLAN。这样,驾驶员可以作为携带其智能电话的操作人员来构建与车辆的连接并且读出信息或转交控制指令。
在现代挂车中同样存在控制器,至少一个用于电子制动系统的制动器控制器,其被分配给气动制动机构。挂车的电子制动系统通过根据ISO 11992的物理的数据连接连至拖车的电子制动系统(和CAN总线)。利用挂车中的电子制动系统可以与其他子系统和附加功能相结合,例如空气悬架、后部空间监控等。此外,通信器作为另一控制器可以与制动器控制器相连。通信器用于与拖车和/或操作人员的无线通信,参见DE 10 2014 015 394A1。该文献在内容方面被充分引用。
为节约时间有意义的是自动建立挂车和拖车之间的无线连接。必须避免在两个不应当彼此相连的车辆之间建立无线连接。这例如在许多挂车彼此紧密并排停放的大型仓库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拖车物理联接至其中一个挂车。然后或与其并行地,应当在该挂车和拖车之间建立无线连接,而不是在拖车和仅位于附近的挂车之间建立无线连接。同样应当避免,拖车和所联接挂车构成无线网络并且相邻的挂车与网络建立无线连接。
由DE 10 2014 015 394A1已知利用验证和自动连接进行的拖车和挂车之间的无线网络的自动构建。
CAN总线上提供给控制器的报告同样提供给同一车辆网络中的其他控制器。这些信息也通过根据ISO 11992的接口传输,即,也在拖车和挂车中的制动器控制器之间传输。在从属的标准ISO 11992-4中,详细说明了诊断消息通过接口的交换。
CAN总线上的诊断消息在标准ISO 14229和ISO 15765、尤其是在ISO 15765-3中被定义。主要目的是通过连至OBD接口的诊断器从控制器调取状态和故障代码。诊断消息尽量标准化,然而也可以具有车辆制造商能针对自身目的结合车辆中的诊断来使用的空域。转交数据至控制器也是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实现在两个车辆之间并且在采用现有物理的数据连接的情况下构建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法。尤其应当可以简单地自动构建无线数据连接。
为了解决该任务,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尤其是,首先通过物理的数据连接传输无线连接的连接参数。随后,构建利用所述连接参数来构建无线连接。各种类型的导线(通过其可传输数据)均看作为物理的数据连接。尤其是涉及依据国际标准的数据连接。通过使用物理的数据连接确保:刚好两个本来彼此已物理联接的车辆彼此构建无线连接。能够交换所参与的车辆的适当的、明确的特征作为连接参数以便进行识别并且能够交换所需参数以便构建连接,同样适用于其他的特性,如密码,加密算法等。
两个车辆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在此被视为车辆互联的网络的最简单形式。无线数据连接可以例如通过以合适的软件在参与数据连接的设备上进行的处理步骤自动地建立。用于构建无线数据连接的方法优选自动进行,而不必操作人员的干预。只需要事先建立物理的数据连接。
根据本发明在拖车和挂车之间构建无线数据连接。然而也可以实现从挂车至挂车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有限公司,未经威伯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