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1722.3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谦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49 | 分类号: | H01M50/449;H01M50/414;H01M50/431;H01M50/543;H01M50/531;H01M50/557;H01M4/13;H01M10/052;H01M10/0566;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100)具备:电池主体(50);在内部封入有该电池主体(50)的外包装体(30);与正极集电体(3)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露出至外包装体(30)外侧的正极端子(11);以及与负极集电体(8)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露出至外包装体(30)外侧的负极端子(16),其中,负极集电体(8)的外侧的端部(5)与负极端子(16)的内侧的端部(17)被接合,在负极集电体(8)的外侧的最末端部(5A)具有未与负极端子(16)接合的第一未接合部(21);和/或正极集电体(3)的外侧的端部(10)与正极端子(11)的内侧的端部(18)被接合,在正极集电体(3)的外侧的最末端部(10A)具有未与正极端子(11)接合的第三未接合部(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征,其被广泛用作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的电源。
锂离子电池中使用起火性的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的主溶剂,因此要求对于起火、爆炸的安全性。
作为这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的相关技术,可列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1438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其是将电极体容纳至容器内而得的非水二次电池,所述电极体是将在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面形成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涂膜而得的正极、与在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面形成含负极活性物质的涂膜而得的负极隔着第一间隔件层叠而得的,在上述层叠电极体的最外层,将电连接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且至少能够覆盖最外层的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涂膜的正极电极、与电连接于上述负极集电体且至少能够覆盖最外层的含负极活性物质的涂膜的负极电极隔着第二间隔件进行层叠,将上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各自的体积设为每1AH放电容量为150mm3以上。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上述那样的非水二次电池在放电容量具有5AH以上的高放电容量的情况下即使因钉刺等而发生内部短路,也能够充分抑制起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14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型化、高能量密度化,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提供安全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安全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电极集电体的外侧的最末端部设置未与电极端子接合的未接合部,能够获得不易起火、安全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提出的。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锂离子电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具备:
包含1个以上发电元件的电池主体,所述发电元件通过依次层叠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的正极层、包含间隔件和电解液的电解质层、以及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层而构成;
在内部封入有上述电池主体的外包装体;
与上述正极集电体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露出至上述外包装体外侧的正极端子;以及
与上述负极集电体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露出至上述外包装体外侧的负极端子,
其中,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外侧的端部与上述负极端子的内侧的端部被接合,
在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外侧的最末端部具有未与上述负极端子接合的第一未接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1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