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OFDM符号进行代码块分段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0515.6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8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安德森;罗伯特·巴尔德麦尔;萨拉·桑德伯格;余飞·布兰肯斯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00 | 分类号: | H03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李宓;陈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ofdm 符号 进行 代码 分段 | ||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无线发射器中将代码块与调制符号对齐的方法包括:接收用于在多个调制符号中进行无线传输的信息比特块;将多个调制符号划分为包括一个或多个调制符号的组,其中组中的调制符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并且将信息比特中的每一个分配给组中的一个组。对于每个组,该方法还包括:将组中分配的信息比特分段为一个或多个代码块;将每个代码块编码成编码比特;并且将一个或多个代码块的编码比特分配给信息比特被分配给的调制符号组。该方法还包括向无线接收器发送调制符号组。
技术领域
特定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按照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对代码块进行分段。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3GPP TS 36.212 V14.1.1,第5.1.2节)规定当具有附加循环冗余校验(CRC)的传输块的大小在Turbo编码之前超过6144比特的最大代码块大小时,执行代码块分段(CBS)。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通过向每个代码块插入L=24比特的附加CRC序列,将具有附加CRC的传输块分段成较小的代码块。
如何执行CBS影响来自不同空间复用信号的干扰的连续干扰消除(SIC)。如果在空间复用之前将空间复用信号分别编码在不同的代码块中,则可以应用SIC。使用SIC,接收器首先解调和解码空间复用信号中的一个。如果解码成功,则对解码数据进行重新编码并从接收信号中减去。然后可以以改进的信噪比(SNR)对第二空间复用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因为来自第一信号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被去除。在成功解码之后,也可以从接收信号中减去第二空间复用信号。可以重复该过程直到所有空间复用信号都已被解码。
当应用SIC时,要解码的第一信号比过程中在去除了一些干扰时稍后要解码的信号受到更多干扰。因此,可以将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应用于不同的空间复用信号。
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包括CRC附加。对于NR,除了或者代替在代码块级别附加CRC之外,可以在代码块组(CBG)级别上附加CRC。代码块组是包括一个或多个代码块的集合。如果在CBG级别上附加CRC比特,则CRC比特可以与该组中的任何代码块一起发送,或者分布在该组中的几个代码块上。
现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LTE类型的CBS不包括代码块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之间的对齐。由此可能在两个不同的OFDM符号中部分地发送大部分代码块。如果在两个连续的OFDM符号期间发送代码块,则在第二OFDM符号中完全接收到代码块之前不能对其进行解码。这继而意味着可能延迟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
此外,当使用SIC时,不能从第一OFDM符号中的信号中减去来自部分接收的代码块的干扰,直到在第二OFDM符号中接收到整个代码块为止。如果代码块跨越OFDM符号边界,则每个OFDM符号的流水线处理更加困难,特别是在代码块中的大部分编码比特在稍后的OFDM符号中发送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将代码块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边界对齐。在每个OFDM符号中发送整数个代码块的完美对齐是一个实施例。然而,因为这可能导致比没有对齐的情况明显更短的代码块,所以一些实施例执行OFDM符号组的对齐。可以增加组大小,直到达到对齐和代码块大小之间的适当折衷。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在无线发射器中将代码块与调制符号对齐的方法包括:接收用于在多个调制符号中进行无线传输的信息比特块;将多个调制符号划分为包括一个或多个调制符号的组,其中组中的调制符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并将信息比特中的每一个分配给组中的一个组。对于每个组,该方法还包括:将组中分配的信息比特分段为一个或多个代码块;将每个代码块编码成编码比特;并且将一个或多个代码块的编码比特分配给信息比特被分配给的调制符号组。该方法还包括:向无线接收器发送调制符号组。
在特定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代码块中的每一个代码块具有大致相等的大小。多个调制符号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0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