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672.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则博;小林君平;水迫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G02F1/13363;G09G3/20;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具有能够分别对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进行显示的第1子像素至第4子像素(20)的像素。第1子像素至第4子像素(20)分别具有反射区域以及透射区域。反射区域中的液晶层(32)的厚度和透射区域中的液晶层(32)的厚度相同。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1层叠部件,其设置于基板(30)的与液晶层(32)的相反侧,包含相位差板(50)以及偏光板(51);以及第2层叠部件,其设置于基板(31)的与液晶层(32)的相反侧,包含相位差板(54)、扩散部件(55)以及偏光板(5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兼顾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提高室外目视确认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已知能够以透射模式以及反射模式这两者对图像进行显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对于该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使得设置于液晶单元内部的反射金属膜实现图案化而形成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将1个显示像素分割为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而且,通过改变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比例而实现光学特性的最优化。并且,将透明阶梯膜等设置于反射区域而改变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单元间隙(多间隙化),由此实现光学特性的最优化。
在这种具有多间隙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之间形成有阶梯,因此在该阶梯的边界产生取向不良而引起漏光。因此,对比度会下降。另外,在为了防止对比度下降而对该阶梯部分进行遮光的情况下,有效开口率会下降。
另外,为了改变单元间隙而在反射区域需要透明阶梯膜,因此与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等相比而制造工序会增加。并且,在透明阶梯膜形成于反射区域时,将反射区域汇集配置于局部等而对于反射区域的配置也会产生制约。特别是对于超过300ppi(pixels perinch)的高精细面板而言,上述影响较大,非常难以将高精细面板形成为半透射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兼顾反射显示和透射显示、且能够提高显示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1基板和第2基板;液晶层,其填充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像素,其具有能够分别对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进行显示的第1子像素至第4子像素,所述第1子像素至所述第4子像素分别具有反射区域以及透射区域,所述反射区域的液晶层的厚度和所述透射区域的液晶层的厚度相同;开关元件,其以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反射膜,其设置于所述反射区域、且隔着绝缘膜而设置于所述开关元件的上方;像素电极,其设置于所述反射区域以及所述透射区域、且隔着绝缘膜而设置于所述反射膜的上方;红色滤波器、绿色滤波器、蓝色滤波器和白色滤波器,它们以与所述第1子像素至第4子像素分别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2基板;第1层叠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液晶层的相反侧、且包含第1相位差板以及第1偏光板;以及第2层叠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液晶层的相反侧、且包含第2相位差板、使光扩散的扩散部件以及第2偏光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液晶显示装置,其能够兼顾反射显示和透射显示、且能够提高显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A-A′线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的B-B′线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像素的排列例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像素的排列例的概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