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用浆料、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353.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岩谷真男;小野真也;土井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株式会社大赛璐精细化工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B05D7/14;B05D7/24;H01M4/04;H01M4/13;H01M4/133;H01M4/1393;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杨薇;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浆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二次 电池 | ||
1.一种电极用浆料,其包含:
(A)纤维素纤维、
(B)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以及
至少包含(C)电极活性物质的粒状物质,
其中,成分(A)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750μm,
相对于所述成分(A)、成分(B)、及成分(C)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成分(B)的比例以固体成分换算为0.5~2重量份,
所述成分(C)包含(C1)碳材料粒子和(C2)硅粒子,
所述(C1)碳材料粒子的平均粒径Dc与所述(C2)硅粒子的平均粒径DSi的比率Dc/DSi为100~700,
所述(C1)碳材料粒子与所述(C2)硅粒子的重量比为前者/后者=99/1~5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用浆料,其中,
相对于所述成分(A)、所述成分(B)、及所述成分(C)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成分(B)的比例以固体成分换算为0.75~1.8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用浆料,其中,
相对于所述成分(A)、所述成分(B)、及所述成分(C)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成分(A)和所述成分(B)的含量以固体成分换算为1~4.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用浆料,其中,
所述成分(A)与所述成分(B)的重量比以固体成分换算为:前者/后者=80/20~3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用浆料,其中,
所述成分(A)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用浆料,其中,
所述成分(C)被所述成分(B)包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用浆料,其中,
所述成分(A)的平均纤维长度为5~100μm,
所述(C1)碳材料粒子的平均粒径Dc与所述(C2)硅粒子的平均粒径DSi的比率Dc/DSi为200~600。
8.一种浆料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包含(A)纤维素纤维、(B)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及至少包含(C)电极活性物质的粒状物质的浆料组合物的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包括:
在至少对成分(C)利用成分(B)进行处理之后,混合成分(A),制造浆料组合物,
其中,所述成分(A)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750μm,
相对于所述成分(A)、所述成分(B)、及所述成分(C)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成分(B)的比例以固体成分换算为0.5~2重量份,
所述成分(C)包含(C1)碳材料粒子和(C2)硅粒子,
所述(C1)碳材料粒子的平均粒径Dc与所述(C2)硅粒子的平均粒径DSi的比率Dc/DSi为100~700,
所述(C1)碳材料粒子与所述(C2)硅粒子的重量比为前者/后者=99/1~50/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粒状物质还包含(D)导电助剂,
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所述成分(B)对所述成分(C)和成分(D)进行处理之后,混合所述成分(A)。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A)的平均纤维长度为5~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株式会社大赛璐精细化工,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株式会社大赛璐精细化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3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