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6339.9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8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恩我;徐星源;李润九;陈喜俊;文祯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50/503;H01M50/569;H01M50/505;H01M50/209;H01M50/262;H01M50/289;H01M10/6554;H01M10/613;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王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其具有用于感测二次电池的部件的改进的组装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单体组件,该单体组件包括多个二次电池,所述多个二次电池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堆叠,并且被形成为使得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极引线在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突出;上壳,该上壳布置在所述单体组件的上部;以及感测块,该感测块包括汇流条,且被布置在所述单体组件的前侧和后侧上,该汇流条由导电材料制成,并接触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极引线,并且所述感测块滑动联接到所述上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2017年6月13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07423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块,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确保易于组装感测部件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背景技术
近来,对于诸如笔记本计算机、智能电话和智能手表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并且已经积极开发了用于蓄能的电池、机器人和卫星。为此,正积极研究允许重复充电和放电的高性能二次电池。
目前市售的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和锂二次电池,其中,与镍基二次电池相比,由于锂二次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而允许自由充电和放电,并且还具有极低的自放电率和高能量密度,因此锂二次电池备受关注。
锂二次电池主要使用氧化锂和碳质材料分别作为正电极活性材料和负电极活性材料。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中,分别涂覆有正电极活性材料和负电极活性材料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被布置为使得分隔件被介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以及外部,即电池外壳,用于以密封的方式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
一般而言,根据外部的形状,锂二次电池可以分为罐型二次电池以及袋型二次电池,在所述罐型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被包含在金属罐中,在所述袋型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被包含在由铝层压片制成的袋中。
近来,二次电池不仅广泛用于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这样的小型设备中,而且还广泛用于诸如车辆和蓄电设备这样的中型和大型设备中。特别地,随着碳能源的耗竭和对环境关注的增加,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世界各地的注意力集中在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上。这种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为车辆电动机提供驱动力的电池组。由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能够通过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放电来获得车辆的驱动力,因此燃料效率高于仅使用发动机的车辆的燃料效率,并且不会排放污染物或大幅减少污染物,从而用户日益增多。
大多数电池组、尤其是用于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以及能量存储系统(ESS)的中型和大型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并且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二次电池。此外,这些多个二次电池在电池模块中彼此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从而提高容量和输出。另外,由于袋型二次电池易于堆叠,重量轻,并且可以大量提供,因此袋型二次电池常用于中型和大型电池组。
在使用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中,可以感测每个二次电池的电压,以便测量二次电池的性能,检测故障,并且进行单体平衡。一种感测二次电池电压的代表性方式是使用汇流条。例如,金属板形式的感测条与每个二次电池的电极引线相互接触的点发生接触,并且感测电压等可以通过连接到感测汇流条的感测电缆等传输到控制装置,诸如电池管理系统(BMS)。
在对包括感测汇流条的电池模块进行构造时的重点之一在于确保良好的组装。如果组装电池模块时无法确保良好的组装,则制造电池模块的时间增长,并且整体制造成本增多。而且,如果电池模块不易组装,则难以自动化制造电池模块,并且电池模块的缺陷率可能增加。
发明内容
本公开被设计以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可确保易于组装用于感测二次电池的部件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