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00325.6 | 申请日: | 201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浦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物体 身份鉴权装置 红外图像 身份鉴权 电子设备 感测 投射 红外结构光 泛光 身份 申请 合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身份鉴权方法包括:步骤S1: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上,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步骤S2: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上,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步骤S3: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与该第二红外图像,确认该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该身份鉴权装置运行该身份鉴权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该身份鉴权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采用各种传感技术对物体进行识别。例如,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等。然,指纹识别技术与虹膜识别技术等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例如,指纹识别技术并不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感测,虹膜识别技术的感测响应速度较慢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传感技术,用于身份鉴权。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实施方式需要提供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首先,本申请提供一种身份鉴权方法,包括:
步骤S1: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上,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
步骤S2: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上,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
步骤S3: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与该第二红外图像,确认该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光学图像传感的方式对该待测物体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能够获得该待测物体的2D属性信息,根据该第二红外图像能够获得该待测物体的3D属性信息,从而,根据该2D与3D属性信息是可以确认该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学传感技术来实现身份鉴权。
另外,该光学传感技术可适用于较远距离的感测,且感测响应速度较快。所述较远距离例如为1米范围内或甚至更远一些的距离。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包括:
第一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
第二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
图像传感装置,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泛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以及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结构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
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确认所述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该身份鉴权装置通过光学图像传感的方式对该待测物体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该处理器器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能够获得该待测物体的2D属性信息,根据该第二红外图像能够获得该待测物体的3D属性信息,从而,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该第二红外图像,能够确认该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学传感技术来实现鉴权。
另外,该光学传感技术可适用于较远距离的感测,且感测响应速度较快。所述较远距离例如为1米范围内或甚至更远一些的距离。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身份鉴权装置。
由于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身份鉴权装置,因此,该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对待测物体的较远距离的感测,且感测响应速度较快。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0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