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6760.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子铭;马开富;彭程林;徐见;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金贝贝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 设备安装区 设备布置 在轨检测 本实用新型 总管 排水区 轨道 电气控制区 轨道交通 检测设备 系统结构 影响检测 漏检率 检测 延伸 排布 外沿 排水 入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轨道下方设置有设备安装区,两条轨道之间还设置有排水区,设备安装区与排水区相连通,设备安装区沿轨道外沿设置有预埋区,预埋区里安装有预埋总管,预埋总管的一端延伸至设备安装区,预埋总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气控制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设备排布不佳影响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该系统结构布置简单,方便排水,检测效率高且漏检率低,减少入库检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是以电能作为牵引力的一种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运输能力强、安全、快速以及能源消耗低的特点,因而成为人们远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果列车在高速运行中发生设备故障,则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因而,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需要检测列车的各部件是否发生异常。传统的检测最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排查,采用这种方式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工作效率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出现了列车检测设备,通过对车辆进行识别后通过摄像机对列车底部进行检测,但是车辆识别准确率较低,尤其是两辆车同时经过时难以准确识别,而且同一车辆来回经过时难以准确进行检测。检测设备的排布设置方式也会对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如何合理设置检测设备,保障对列车的高效检测是行业内需要优化的问题。
针对于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已有相关改进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17200171502,申请日为2017年1月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高精度列车全方位检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接的车顶检测装置、车底轨间检测装置、车底轨外侧检测装置及车侧部检测装置;车顶检测装置设置在轨道的上方;车底轨间检测装置设置在轨道中间;轨道的两侧均设置有的车底轨外侧检测装置和车侧部检测装置;车底轨外侧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高精度三维检测组件。列车运行时,上述各装置相应检测列车车顶、侧部、底部的零部件,实现全方位检测列车;各装置检测到的数据由数据处理器处理,以分析、识别出异常零部件。但该方案并未给出具体检测装置的系统布置结构。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设备排布不佳影响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该系统结构布置简单,方便排水,检测效率高且漏检率低,减少入库检测时间。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轨检测设备布置系统,轨道下方设置有设备安装区,两条轨道之间还设置有排水区,设备安装区与排水区相连通,设备安装区沿轨道外沿设置有预埋区,预埋区里安装有预埋总管,预埋总管的一端延伸至设备安装区,预埋总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气控制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设备安装区底部平面距离轨道底部平面的深度为H1,排水区底部平面距离轨道底部平面的深度为H2,且H2大于H1。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设备安装区包括前置设备安装槽和检测设备安装槽,前置设备安装槽和检测设备安装槽沿列车入库的方向前后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前置设备安装槽和检测设备安装槽,多个前置设备安装槽之间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检测设备安装槽之间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相邻的前置设备安装槽和检测设备安装槽之间的距离大于列车转向架的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雷狮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6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