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1536.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微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筒 环形挡板 进气口 好氧颗粒污泥 本实用新型 生物反应器 沉淀区 高负荷 侧壁 氧气 污水处理技术 微生物增殖 侧壁连接 沉淀污泥 曝气系统 时间增长 反应器 出水口 进水口 曝气量 停留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筒和设置在反应筒内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外环与反应筒的侧壁连接;环形挡板靠近反应筒的中心的一侧高于环形挡板远离反应筒的中心的一侧;环形挡板上方的区域为沉淀区,沉淀区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环形挡板远离反应筒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污泥出口;反应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反应筒底部的曝气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反应筒内设置环形挡板,从底部上升的氧气或空气能够在反应区内停留时间增长,整个反应区内的氧气或空气的量能与微生物增殖相适应,在不大量增加曝气量的同时,提高整个反应器的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由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约在1913年于曼彻斯特的劳伦斯污水试验站发明并应用。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废水生物处理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现有生物好氧氧化系统,为保证达标,一般均为低负荷运行,部分设计有高负荷运行段,高负荷带来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此过程中也会需要高能耗及大风量曝气,会增加设备投入。此外,现有的生物好氧系统,如果单纯增加高负荷运行段,曝气量无法系统要求,系统内好氧菌的增殖出现异常,在较长时间运行后,存在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如污泥大量吸附有机物后,无法及时降解,同时微生物增殖过快,生物膜更新频繁,造成内部污泥层缺氧老化,有机物再释放现象,进而影响出水水质。此外,微孔曝气器溶氧效率较高,但曝气头易堵塞,曝气不均匀,容易出现曝气死角,降低了好氧的处理效率,且维修不便。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增加氧气或空气停留时长并增加生物代谢的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筒和设置在所述反应筒内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外环与所述反应筒的侧壁连接;所述环形挡板靠近所述反应筒的中心的一侧高于所述环形挡板远离所述反应筒的中心的一侧;
所述反应筒内位于所述环形挡板上方的区域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环形挡板远离所述反应筒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污泥出口;
所述反应筒内位于所述环形挡板下方的区域为反应区,所述反应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反应筒底部的曝气系统连接。
优选的,上述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所述环形挡板的内环的直径与所述反应筒的直径比为1:6-9。
优选的,上述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还包括自所述反应区的底壁螺旋上升的环状隔板,所述环状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优选的,上述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所述通气孔的孔径随着环状隔板的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小。
优选的,上述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所述环状隔板的宽度为所述反应筒半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优选的,上述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所述通气孔为下大上小的梯形孔。
优选的,上述高负荷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沉淀区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微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微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1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滗水器
- 下一篇:一种脉冲强度及布管方式均可调控的布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