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漏电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7905.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7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邰晶;张银库;廖安文;潘二锋;徐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喻嵘;郭迎侠 |
地址: | 362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测试系统 测光 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 浸入 测试液体 浸液组件 驱动装置 测试液 减小 省力 省时 损伤 承载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漏电测试系统,该湿漏电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液槽和浸液组件。其中,浸液组件包括承载装置和驱动装置,承载装置设置在测试液槽的上方,用于承载待测光伏组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承载装置倾斜以使待测光伏组件倾斜浸入测试液体。本实用新型的湿漏电测试系统,可以减小对待测光伏组件的损伤,减少待测光伏组件浸入测试液体的时间,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漏电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光伏组件的湿漏电测试,至少需要两个人手动搬运柔性光伏组件投入到测试液槽中。由于光伏组件本身具有重量轻、接触面积大等特点,在液体中会具有浮力,因而,光伏组件被投入到测试液槽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例如25秒,才能完全浸入液面以下。再由人工操作仪器进行湿漏电测试,在测试完成后,再由人工将光伏组件从液体中拖出。
由于手动测试费时费力,在相关技术中提出,通过入水组件驱动水面上的光伏组件水平下降以浸入水面以下,但是,容易对光伏组件造成损伤,以及入水时间也有待进一步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漏电测试系统,在对光伏组件湿漏电测试进入测试液体时,可以减小对光伏组件的损伤以及缩短入液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漏电测试系统,所述湿漏电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液槽;浸液组件,所述浸液组件包括承载装置和连接所述承载装置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承载装置设置在所述测试液槽的上方,用于承载待测光伏组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承载装置倾斜以带动所述待测光伏组件倾斜浸入测试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承载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承载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升降高度不同,以驱动所述承载装置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漏电测试系统还包括下压装置,所述下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用于对所述承载装置上的待测光伏组件施加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压紧件;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压紧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压紧件相对于所述承载装置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漏电测试系统还包括机架,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紧件包括边框;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端,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伸缩端与所述边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压装置还包括外罩,所述伸缩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罩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漏电测试系统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输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以带动所述待测光伏组件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轴和滚轮,其中,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滚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漏电测试系统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测光伏组件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待测光伏组件浸入测试液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承载装置倾斜,使得待测光伏组件倾斜浸入测试液,相较于水平下降,可以减小液体对待测光伏组件的压力,减少对待测光伏组件表面的损伤,并且,倾斜浸入液体待测光伏组件受到的浮力减小,可以缩短浸入测试液的时间。
2、通过下压装置对光伏组件施加下压力,可以使得待测光伏组件完全进入测试液槽,以满足湿漏电测试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未经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7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