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0891.0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06;B08B1/04 |
代理公司: | 32331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明志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磁铁 杆体 组合式计算机 显示屏本体 开槽 支架 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固定块 活动杆 连接轴 橡胶块 毛刷 粘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包括第一底座和显示屏本体,所述第一底座的右侧粘接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磁铁,并且第二磁铁的右侧固定第二底座,所述显示屏本体安装在活动杆之间,所述第一底座上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一杆体相连接,且第一杆体上方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底座的表面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毛刷,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有橡胶块。该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设置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卡合连接,方便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组合起来,方便该装置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显示屏是电脑的主要配件之一,是用来显示数据和画面的机器,而计算机显示屏在放置时需要通过支架进行支撑,而现有的支架还存有部分缺点,就比如现有的支架结构简单,通常为一体式,使用效果较差,且不方便显示屏的固定,同时调节显示屏角度的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以便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支架结构简单,通常为一体式,使用效果较差,且不方便显示屏的固定,同时调节显示屏角度的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包括第一底座和显示屏本体,所述第一底座的右侧粘接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磁铁,并且第二磁铁的右侧固定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方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活动杆相连接,且活动杆上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末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显示屏本体安装在活动杆之间,所述第一底座上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一杆体相连接,且第一杆体上方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底座的表面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毛刷,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右侧的第一磁铁与第二底座左侧的第二磁铁为磁性连接,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底座构成可转动结构,且述活动杆与螺纹杆为螺纹连接,并且螺纹杆的末端呈锯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橡胶块,且固定块与螺纹杆为啮合连接,并且固定块与螺纹杆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为卡合连接,并且第一杆体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一底座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横截面为“凹”形结构,且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表面固定有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合式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架,
(1)设置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卡合连接,方便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组合起来,方便该装置的使用;
(2)设置有螺纹杆和固定块,能够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固定块箱中部运动,进而方便将显示屏本体固定住,提高了该装置的固定效果,并且固定块内部均匀分布的橡胶块能够与螺纹杆的头部锯齿状啮合,方便将固定块在螺纹杆上的转动,方便显示屏本体角度的调节,提高该装置使用效果;
(3)设置有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能够通过两个杆体表面的毛刷对显示屏本体表面进行转动刷灰,有效的清除显示屏本体表面的灰尘,提高了该支架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0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