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备聚烯烃微孔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6430.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官茂;王哲;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李小焦;彭家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烯烃微孔膜 制备 挤出模头 冷却牵引 倍增器 挤出机 申请 隔膜 拉伸 机械性能 挤出 电池 电池安全性 断裂伸长率 多层熔体 穿刺 层结构 高品质 高韧性 聚烯烃 易撕裂 锂枝晶 流延 熔融 装配 牵引 抵抗 复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聚烯烃微孔膜的装置。本申请的装置包括挤出机、微纳层倍增器、挤出模头和冷却牵引模块;微纳层倍增器用于将挤出机挤出的熔融聚烯烃分成若干股,每股形成一个层,形成若干层层叠的复合多层熔体,并由挤出模头挤出,然后由冷却牵引模块流延并牵引至下一工序。本申请的装置,能制出具有若干层结构的聚烯烃微孔膜,提高其机械强度,为制备高品质电池奠定了基础。本申请的聚烯烃微孔膜,MD拉伸强度、MD断裂伸长率、穿刺强度都大幅提高,特别是TD拉伸强度提高,使隔膜机械性能整体达到高强高韧性能,避免隔膜在装配电池过程中易撕裂,有效改善了聚烯烃微孔膜抵抗锂枝晶能力,提高了电池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隔膜制备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烯烃微孔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更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更高能量和更强高安全性。聚烯烃微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均衡力学性、孔径高度一致性、高孔隙率等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内阻、电池容量、循环性能和充放电的电流密度。但是,高孔隙率往往会牺牲聚烯烃微孔膜机械强度,提升电池微短路风险,进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目前聚烯烃微孔膜制备方法有三种工艺:干法单向拉伸、干法双向拉伸和湿法。湿法双向拉伸膜和干法双向拉伸技术虽然制备的产品机械性能均衡,但是各自都存在明显缺陷。例如,湿法过程由于使用大量有机稀释剂,设备复杂,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PE材料热收缩大、热稳定性差,在电池中应用安全性较低;虽然采用陶瓷涂覆能够有效改善,但是成本也增大许多。干法双向拉伸采用的是β晶型向α晶型转变,晶体体积收缩产生微孔,这种工艺制备孔径分布较宽,厚度均匀性较差,产品质量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大部分只能应用于低端领域。干法单向拉伸由于设备简单、成本低、无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制备孔径一致性好、厚度均匀,成为目前干法拉伸主流工艺。但是干法单拉由于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产品各向异性,即MD和TD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纵向断裂伸长率低、横向拉伸强度差、穿刺过程容易出现撕裂现象等问题,最终会导致其在电池中抵抗锂枝晶穿刺能力较弱。
因此,如何提高聚烯烃微孔膜的横向机械强度,一直是隔膜领域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备聚烯烃微孔膜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聚烯烃微孔膜的装置,包括挤出机、微纳层倍增器、挤出模头和冷却牵引模块;挤出机用于挤出熔融的聚烯烃材料;微纳层倍增器整体为一种分流分层容器,工艺承接挤出机,用于将熔融的聚烯烃材料分成若干股,然后每一股形成一个层,最终形成若干层层叠的复合多层熔体;挤出模头工艺承接微纳层倍增器,用于挤出若干层层叠的复合多层熔体;冷却牵引模块工艺承接挤出模头,用于将的微纳层倍增的聚烯烃复合多层熔体冷却、流延并牵引至下一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在现有的聚烯烃微孔膜制备装置中引入微纳层倍增器,利用微纳层倍增器制备出多层结构的聚烯烃微孔膜,其余模块或组件,例如挤出机、挤出模头和冷却牵引模块等,都可以参考现有的聚烯烃微孔膜干法拉伸制备装置。微纳层倍增器的基本原理是,将熔融的聚烯烃材料分成若干股,每一股单独形成一层,因此,原则上可以分成若干股,形成若干层,这样多层结构的聚烯烃微孔膜,无论是机械强度,还是孔隙率都优于单独成层的聚烯烃微孔膜。本申请中,工艺承接是指按照聚烯烃材料的运动所经过的模块来说,两者处于前后工位的关系;工艺承接的模块或组件,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的,也可以是采用管道获得牵引装置将前后工位连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6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盖组件和电池包
- 下一篇:锂电池隔膜、卷绕品和卷绕式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