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6516.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鹏;路正乾;王金龙;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 | 分类号: | B60R9/04;B60R1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架 翻边面 车身结构 过盈配合 弯折部 竖直 匹配 第二密封件 车顶盖板 倾斜夹角 侧围板 密封件 弯折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防尘防水 风噪 整车 生产成本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技术的领域,提供了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包括侧围板和车顶盖板,侧围板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车顶盖板弯折形成有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具有与竖直方向成8°~12°倾斜夹角的第一翻边面,第二弯折部具有与竖直方向成5°~10°倾斜夹角的第二翻边面,行李架通过第一密封件与第一翻边面过盈配合,行李架通过第二密封件与第二翻边面过盈配合。上述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能够避免引起风噪;避免由于现有需要焊接安装支架而导致整车重量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最后,行李架通过第一密封件与倾斜于竖直方向8°~12°的第一翻边面过盈配合,通过第二密封件与倾斜于竖直方向5°~10°的第二翻边面过盈配合,达到良好防尘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车型中,行李架于车身顶盖上安装时,行李架只是在首尾端与车身顶盖进行匹配安装,而安装后车身顶盖与行李架的中段有很大间隙,行车过程中易引起风燥,严重影响整车NVH品质。其次,为了满足行李架的安装,车身顶盖上至少需要于行李架的首尾端分别焊接一个安装支架,并通过螺栓与凸焊于安装支架上的螺母配合,从而完成行李架的安装。这样,在其车身顶盖上焊接多个安装支架,会增加整车重量和生产成本。最后,由于安装支架是通过螺栓和螺母旋合的方式外露安装于车身顶盖上,其行李架与车身顶盖之间的安装连接的防尘防水性能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安装行李架时所存在的风噪大、影响整车品质、整车重量大、生产成本高以及防尘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包括侧围板和与所述侧围板接合的车顶盖板,所述侧围板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所述车顶盖板弯折形成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行李架的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与竖直方向成8°~12°倾斜夹角的第一翻边面,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与竖直方向成5°~10°倾斜夹角的第二翻边面,所述行李架通过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翻边面过盈配合,所述行李架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翻边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面的下端向下弯折形成有第三翻边面,所述第三翻边面连接有沿水平延伸的第一接合面,第二翻边面的下端向下弯折形成有第四翻边面,所述第四翻边面连接有沿水平延伸的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一接合面与所述第二接合面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翻边面的过盈配合深度为1.5~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翻边面的过盈配合深度为1.5~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翻边面过盈配合的第一插接台阶和与所述第一插接台阶连接且用于与所述行李架安装连接的第一承接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接台阶上形成有第一接合部,所述行李架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接合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翻边面过盈配合的第二插接台阶和与所述第二插接台阶连接且用于与所述行李架安装连接的第二承接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接台阶上形成有第二接合部,所述行李架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接合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还包括抵压于所述第一接合面和所述第二接合面上的压块,所述压块上螺纹旋合有贯穿所述行李架底部、所述压块、所述第一接合面和所述第二接合面的螺钉,所述压块的上端面与所述行李架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倾斜夹角为10°,所述第二翻边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倾斜夹角为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与行李架匹配的车身结构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6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