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储能模组以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6357.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润生;宿斌;高超;胡庆书;张少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25;H01M10/637;H01M2/06;H01M2/02;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板 散热片 电芯 电池储能 模组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容置空腔 贴合设置 粘接 延长使用寿命 可拆卸连接 新能源技术 层叠设置 散热效果 散热效率 导热胶 垂直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模组以及新能源汽车,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电池储能模组包括外壳、冷却板、多个电芯和至少一个散热片。外壳与冷却板可拆卸连接,且组合形成容置空腔,多个电芯层叠设置,且均安装于容置空腔内,电芯垂直于冷却板设置,散热片贴合设置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散热片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冷却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储能模组由于采用了贴合设置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散热片以及与散热片粘接的冷却板,所以能够将内部热量快速散发到外界,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稳定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储能模组以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电已离不开人类,新能源发电成为资源日益枯竭的社会的必需。电池作为新能源发展中优秀的储能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高能量、高稳定、高便携的电池模组,已是现在电动公交、储能汽车、储能电站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电池模组是指电池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并加保护线路板及外壳后,能够直接供电的组合体。目前的电池模组,散热效果差,温升快,容易造成内部零部件损坏,并且内部电芯间串并联依靠螺丝来固定,连接不牢固,没有整体性。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池储能模组以及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电池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模组,结构简单,能够将内部热量快速散发到外界,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稳定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内的电池储能模组结构简单,能够将内部热量快速散发到外界,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稳定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感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包括外壳、冷却板、多个电芯和至少一个散热片,外壳与冷却板可拆卸连接,且组合形成容置空腔,多个电芯层叠设置,且均安装于容置空腔内,电芯垂直于冷却板设置,散热片贴合设置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散热片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冷却板上。
进一步地,散热片包括一体成型的传热部和导热部,传热部与导热部垂直设置,传热部设置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导热部与冷却板粘接。
进一步地,散热片呈L形,传热部设置于导热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连,且均与顶板连接,并均与冷却板可拆卸连接,顶板和冷却板相对设置于第一侧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均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第一侧板与一个电芯平行贴合设置,第三侧板与另一个电芯平行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电池储能模组还包括胶体,胶体填充于容置空腔内,顶板上开设有用于加注胶体的注胶口。
进一步地,电池储能模组还包括铜排,电芯设置有极耳,多个极耳串联,且与铜排连接,铜排用于与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储能模组还包括电压采集线和电压采集端子,电压采集端子固定安装于外壳上,电压采集线的一端与极耳连接,另一端与电压采集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储能模组还包括温度采集线和温度采集端子,温度采集端子固定安装于外壳上,温度采集线的一端与电芯连接,另一端与温度采集端子连接。
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储能模组,该电池储能模组包括外壳、冷却板、多个电芯和至少一个散热片,外壳与冷却板可拆卸连接,且组合形成容置空腔,多个电芯层叠设置,且均安装于容置空腔内,电芯垂直于冷却板设置,散热片贴合设置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散热片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冷却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6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用高效水冷板
- 下一篇:集装箱空调冷却系统及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