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2472.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8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烽;崔云振;黄强;郭汉乡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B29C35/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柴淑芳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表面 安装板 粗化 加热 红外加热管 顶部设置 隔热支架 辊筒 拉伸 薄膜 改进 薄膜制造技术 本实用新型 红外线辐射 表面粗化 缠绕装置 接触加热 螺栓固定 吸收热量 拉伸辊 输出口 输入口 内腔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涉及薄膜制造技术领域。该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输入口,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输出口,所述安装板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热支架,所述隔热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红外加热管。该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通过缠绕装置和拉伸辊的改良,以及红外加热管的配合使用,使用红外线辐射加热的方式对薄膜表面进行加热,相比辊筒接触加热更加均匀,解决了在拉伸时只有单面通过辊筒加热的缺陷,并且使薄膜在拉伸时吸收热量,在到达最大结晶温度时加速产生粗化,使薄膜的两个表面粗化都比较细密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聚丙烯薄膜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薄膜表面粗糙度低,容易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打滑和跑偏的现象,因而需要对聚丙烯表面进行粗化处理,以增大其摩擦力。
在现有技术中,聚丙烯表面粗化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聚丙烯β晶型热力学性质较为不稳定,β结晶易发生破裂,转化为热力学上更稳定的α晶型,由于β晶型和α晶型在密度上的差别,晶型转化过程中,β晶型的破裂和定向使薄膜表面形成凹凸,产生高低起伏,使表面粗化,目前生产过程中对聚丙烯粗化过程主要采用辊筒接触式加热,在拉伸过程中只对薄膜单面进行加热,使得聚丙烯薄膜两面的粗化程度相差较多且不均匀,影响聚丙烯薄膜的后续加工,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解决了目前生产过程中对聚丙烯粗化过程主要采用辊筒接触式加热,在拉伸过程中只对薄膜单面进行加热,使得聚丙烯薄膜两面的粗化程度相差较多且不均匀,影响聚丙烯薄膜的后续加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输入口,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输出口,所述安装板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热支架,所述隔热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红外加热管,所述安装板的内腔设置有与红外加热管配合设置的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两个一组分布与安装板的内腔,同一组的两个缠绕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红外加热管位于从左往右数第二个缠绕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安装板的正表面且位于红外加热管的正上方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框架,所述缠绕框架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缠绕框架上贯穿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安装板的内壁并延伸至安装板的外部,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拉伸辊,所述缠绕框架远离拉伸辊的一侧设置有线圈块,所述缠绕框架上贯穿设置有金属丝,且金属丝的一端与线圈块固定连接。
所述拉伸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内腔设置有红外加热环,所述辊体的表面镶嵌有导热板,所述辊体上且位于导热板与红外加热环之间设置有光线通道。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腔且位于隔热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红外加热管配合设置的反光板。
优选的,所述拉伸辊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限位橡胶环。
优选的,所述缠绕框架上镶嵌有橡胶球,且橡胶球与拉伸辊的表面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改进的薄膜表面粗化装置,通过缠绕装置和拉伸辊的改良,以及红外加热管的配合使用,使用红外线辐射加热的方式对薄膜表面进行加热,相比辊筒接触加热更加均匀,解决了在拉伸时只有单面通过辊筒加热的缺陷,并且使薄膜在拉伸时吸收热量,在到达最大结晶温度时加速产生粗化,使薄膜的两个表面粗化都比较细密均匀,从而提高薄膜的结晶度,耐温性和拉伸强度也会随之改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2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化工专用输送带及其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贴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