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被动降温的电机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9825.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财量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8;H02K5/24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王传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介质 加速管 散热管 电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要点 电机安装槽 壳体外侧面 电机领域 均匀缠绕 壳体内部 壳体一端 散热作用 壳体 连通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降温的电机外壳。旨在提供一种被动降温的电机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槽;其特征是:壳体外侧面均匀缠绕有散热管,壳体一端设置有散热介质加速管;所述散热管与所述散热介质加速管连通;所述散热管与所述散热介质加速管内均设置有散热介质。其通过设置散热介质加速管,能够使得散热介质从散热管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散热介质充分发挥散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降温的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主要通过外壳散出,以热辐射的方式散热,但散热效果并不好,很容易由于散热慢而导致电机温度过高,进而损坏电机。
目前,公开号为CN2075597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散热翅片结构,其包括电机外壳和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呈螺旋状绕在电机外壳上,散热翅片为空腔结构,内部为冷却液循环腔,散热翅片的右端连接冷却液进管,散热翅片的左端连接冷却液出管。采用螺旋一体式散热翅片,整个翅片为螺旋连通式的,可通过冷却液在冷却液循环腔内循环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侧壁为弧形,增加了散热面积,进一步加快了散热速度;冷却液循环腔为散热翅片与电机外壳围成的空腔结构,冷却液循环腔与电机外壳相接触,使得冷却液能够直接与电机外壳相接触,散热更加迅速。
这种散热结构虽然能够迅速散热,但是冷却液的循环大多为局部小循环,无法在整个散热翅片的范围内形成大循环,散热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被动降温的电机外壳,其通过设置散热介质加速管,能够使得散热介质从散热管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散热介质充分发挥散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被动降温的电机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槽;其特征是:壳体外侧面均匀缠绕有散热管,壳体一端设置有散热介质加速管;所述散热管与所述散热介质加速管连通;所述散热管与所述散热介质加速管内均设置有散热介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管均匀缠绕在壳体外侧面,能够均匀分散壳体的热量,防止壳体局部过热,影响电机性能;散热管的一端连接散热介质加速管,令散热管内部形成向散热管一端移动的压力差,使得散热介质能够从散热管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充分发挥散热作用;同时,散热介质加速管还能加快散热管中的散热介质的移动速度,提高散热效率,加快降温速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介质加速管包括扩张段和收缩段,扩张段和收缩段均为锥形;二者同轴,且面积较小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扩张段面积较大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介质加速管的扩张段与壳体连接,由于壳体发热,扩张段中的散热介质会向远离壳体的一侧移动,扩张段的截面积逐渐减小,散热介质的压力和旋转力增加,散热介质的移动速度也随之加快,从而起到加速散热介质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介质加速管还包括喉管;所述喉管设置于所述扩张段和所述收缩段的连接处,并与所述扩张段、收缩段连通;设置收缩段,能够适当减缓散热介质的流动速度,减少介质振动产生的噪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喉管设置在扩张段和收缩段的连接处,喉管处的散热介质流速最快,能够最好地发挥散热介质加速管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喉管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扩张段或所述收缩段的中心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散热介质能够沿散热介质加速管的切线方向进入散热介质加速管,进一步加快散热介质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安放散热管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增加壳体和散热管的热交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财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财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9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用水冷永磁同步电机机壳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出线夹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