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3119.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1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维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2 | 分类号: | H01R43/052;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轮 下轮 机座 转动连接 夹持区 全自动端子机 入料装置 同向转动 校正机构 动力件 夹持线 线束 本实用新型 传导机构 转向相反 传动 铰接 转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包括机座和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转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连接有动力件,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同向转动的第一下轮和第二下轮,所述机座上铰接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轮,所述第二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轮,所述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同向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转向相反,所述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上轮与第二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二夹持区;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区与第二夹持区增加与线束的摩擦力,使线束的传动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端子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就是电线,用于连接输入输出端子进行电传输或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类带电装置和设备上,例如:电视、手机、相机、汽车、空调、收音机、飞机、火车等等都离不开线束。线束在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电连接,一般情况在两端固定连接有端子。
目前,公告号为CN2037608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线并打端子压着机用送料机构,其包括:一机座及安装于机座上的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分别用于传送两种相同或不同规格大小的连接线的第一、第二送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包括:用于消除传动中连接线的应力的第一校正机构和第二校正机构、安装于第二校正机构后端的第一刮线器及第一动力机构,其中,第一动力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安装于机座上,令第一动力机构可将连接线转动并移动至端子压着机中的压着机构进行压着端子;第二送料装置包括:用于消除传动中连接线的应力的第三校正机构和第四校正机构、安装于第四校正机构后端的第二刮线器及第二动力机构。
其中,第一动力机构包括:成对活动安装于旋转架上表面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以及安装于旋转架中并分别用于驱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转动的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其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形成有用于夹紧并传送连接线的间隙。这种第一动力机构结构简单,但由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只有一对,在实际使用时,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区和第二夹持区以提升稳定性,使线束的输送能够更为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端子机的入料装置,包括机座和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转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连接有动力件,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同向转动的第一下轮和第二下轮,所述机座上铰接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轮,所述第二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轮,所述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同向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转向相反,所述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所述第一上轮与第一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上轮与第二下轮之间形成夹持线束的第二夹持区。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束经过校正机构校正之后,依次穿过第一夹持区和第二夹持区,动力件通过传导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下轮、第二下轮、第一上轮和第二上轮转动,第一下轮、第一上轮对线束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二下轮、第二上轮对线束产生的摩擦力,使线束的传动能够更为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导机构包括第一上齿轮、第一下齿轮、第二上齿轮、第二下齿轮、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第一上齿轮与第一上轮连接,第二下齿轮与第一下轮连接,第二上齿轮与第二上轮连接,第二下齿轮与第二下轮连接,下传动轮与动力件连接,所述下传动轮与第一下齿轮、第二下齿轮、上传动轮同时啮合,所述第一上齿轮、第二上齿轮分别与上传动轮啮合,所述上传动轮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均铰接于传动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反向移动的调节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维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维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3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端子机
- 下一篇:全自动多线束双头端子压接设备的收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