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零部件检测用旋转推拉移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2621.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燕明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杆 减速电机 气缸 推板 夹具 本实用新型 机械零部件 旋转板 推拉 外部设备 推杆 活动杆端部 活动连接有 气缸输出端 工作效率 固定底板 检测试剂 均匀喷涂 手持操作 倾斜杆 检测 夹持 推送 污染源 输出 转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零部件检测用旋转推拉移送夹具,包括固定底板、减速电机和安装在减速电机输出端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远离减速电机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端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端部连接有推板,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推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推板中间贯穿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有倾斜杆和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的动作,进而实现夹持并推送工件,且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整体结构的旋转,使工件不断转换角度,以便外部设备均匀喷涂检测试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取代了人工手持操作,避免接触污染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零部件检测用旋转推拉移送夹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探伤检测是为了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纹或缺陷,以确定其质量合格与否,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着色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等。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着色探伤因为其只需在白光下工作、方便快捷、成本低等因素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具有污染性,传统上都是由人工手拿操作,不但对身体有害,而且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下,加之很多进行着色探伤的为圆筒形工件,手拿操作时会触碰到需要检测的工件表面,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所以一种用于圆筒形工件着色探伤检测的推拉移送夹具成为急需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部件检测用旋转推拉移送夹具,通过气缸作用夹持住圆筒形工件并推动活动杆伸缩,且电机带动旋转,使工件转换角度,方便喷涂,避免人工用手拿工件进行着色探伤检测,远离污染源,有利人体健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部件检测用旋转推拉移送夹具,包括固定底板、减速电机和传动连接在减速电机输出端的旋转板,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固定底板上表面,所述旋转板远离减速电机一侧开设有四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之间安装有四支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上套接有四支第一活动杆和四支第二活动杆,每两支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中部均通过第一活动销交叉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端部均通过第二活动销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中部位置通过第二活动销交叉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端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靠近第三活动杆的一侧开设有四组第二滑槽,四组所述第二滑槽之间安装有四支第二滚轴,所述第三活动杆通过端部套接在第二滚轴而与推板相连接,两支所述第一活动杆之间靠近第三活动杆的位置连接有气缸安装轴,所述气缸安装轴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通过连接销与推板活动连接,所述推板中间贯穿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通过第三活动销连接有四组倾斜杆,四组所述倾斜杆端部均通过第四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均套接有导向块,所述推杆端部均安装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推板上围绕第二气缸四周在倾斜杆的正下方螺接有四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倾斜杆之间连接有拉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安装板和贯穿在安装板上的螺栓与推板连接,所述导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推板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动杆之间的夹角必须大于第一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之间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连接销包含连接头和固定座,所述连接头和固定座之间为活动连接,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推板开设滑槽一侧。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端面开设有锯齿形切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气缸的作用,使推杆向外扩张,进而完成对圆筒形工件的夹持,又通过气缸伸长,推动推板,进而将工件向前推送以进行着色探伤检测,避免了传统上由人工手拿操作,远离了污染源,有利于人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燕明,未经张燕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2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