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闪光指挥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0872.5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谷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通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B5/3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空心柱 发光棒体 供电端子 导电端子 凸起 本实用新型 闪光指挥棒 连接片 下表面 限位块 发光 手柄长度方向 螺纹连接 上端螺纹 上下贯通 手柄内部 内表面 上端 指挥棒 拧紧 通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挥棒,具体涉及一种闪光指挥棒。包括手柄和与手柄上端螺纹连接的发光棒体;手柄内部的上端设有沿手柄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柱,空心柱上下贯通,空心柱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2个的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与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手柄的内表面连接;空心柱内部设有供电端子,供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的限位块,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空心柱的内径;发光棒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下表面设有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与供电端子相互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手柄内设置供电端子,手柄和发光棒体螺纹连接时,供电端子直接和第一凸起上的导电端子接触通电使发光棒体发光,不会出现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挥棒,具体涉及一种闪光指挥棒。
背景技术
指挥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指挥、野外探险等领域的手持器备,其主要是利用指挥棒发光的特性达到警示、引导的目的。现有的指挥棒大都包括手柄和位于手柄前端的发光棒体,一般地,在手柄里面装配电池,在手柄的前端对应于棒体的位置内部装配红色导光线,手柄和棒体通过螺纹连接,二者之间通过电池导电端子连接棒体通电发光,现有技术的电池导电端子有时会出现手柄和棒体拧紧了还是无法通电的情况,导致指挥棒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闪光指挥棒,解决现有技术的指挥棒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闪光指挥棒,包括内部设有供电单元的手柄和与所述手柄上端螺纹连接的发光棒体;
所述手柄内部的上端设有沿手柄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下贯通,所述空心柱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2个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空心柱内部设有圆柱状的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的内径;
所述发光棒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下表面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供电端子相互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接触条,所述接触条由手柄底部延伸至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发光棒体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圈。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发光棒体的底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部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至少设有2个,所述第二凸起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手柄内设置供电端子,手柄和发光棒体螺纹连接时,供电端子始终和第一凸起上的导电端子接触通电使发光棒体发光,不会出现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情况,且通过供电端子和连接片将电池与发光棒体隔开,避免电池在手柄内晃动时损坏发光棒体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闪光指挥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闪光指挥棒的手柄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闪光指挥棒的发光棒体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手柄;11、外螺纹;2、发光棒体;3、空心柱;4、连接片;5、供电端子;6、第一凸起;7、导电端子;8、金属圈;9、防滑颗粒;10、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通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通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0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