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纳米管反应釜尾气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0223.5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2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出料口 反应釜 进气口 氮气 本实用新型 反应釜尾气 加料漏斗 排放装置 碳纳米管 出气口 催化剂 体内 催化剂混合 充分混合 出料阀门 高压气体 加料阀门 螺旋上升 生产设备 出料管 纳米管 气态烃 打散 上端 气源 碳纳 气管 送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纳纳米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碳纳米管反应釜尾气排放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端设置有加料漏斗,加料漏斗上设置有加料阀门,罐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源连接,罐体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门,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反应釜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氮气高压气体在罐体内与催化剂混合均匀,由于氮气在罐体内为螺旋上升气流,使催化剂充分打散并混合在但其中,然后在送入反应釜,保证了反应釜内气态烃与催化剂充分混合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纳纳米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反应釜尾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又称巴基管,是九十年代才发现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极,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新型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0.34nm,直径一般为2~20nm。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
碳纳米管生产系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是反应釜,反应釜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炉体,炉体的内腔形成反应室,炉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排气口,将反应釜内的废气排出,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碳纳米管,所以在排气口处设置有纳米级的滤网将废气中的碳纳米管过滤下来后排放,而滤网由于网孔直径为纳米级所以容易堵塞,这就需要定期清理滤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反应釜尾气排放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的排气口滤网堵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纳米管反应釜尾气排放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炉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法兰与排气管连接,排气口内设置有滤网过滤尾气中的碳纳米管,排气管上设置有吹扫装置向下吹入气体将滤网上的碳纳米管吹回反应釜。
所述吹扫装置包括其次连接的气源、总管、分配阀、分管和喷头,气源和分配阀固定在反应釜外的架子上,分管穿过排气管进入到排气口,分管末端的喷头朝向滤网。
所述每个排气口对应一个总管和分配阀,分配阀分出多个分管在排气口上沿圆周方向均布。
所述排气管下方设置有扩张管,扩张管与排气口直径相同,扩张管通过法兰与排气口连接,分管穿过扩张管的顶面进入排气口。
所述滤网上下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总管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
所述气源为氮气压缩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向吹扫的原理,用压缩氮气从上往下吹扫滤网,将滤网上的碳纳米管吹回反应釜;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滤网上下的压力差来判断滤网是否堵塞,然后控制电磁阀来打开总管向滤网吹扫氮气,实现自动吹扫,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炉体、2-排气口、3-法兰、4-排气管、5-滤网、6-吹扫装置、601-气源、602-总管、603-分配阀、604-分管、605-喷头、7-扩张管、8-压力传感器、9-控制器、1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0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冷却罐
- 下一篇:一种具有倾翻装置的反应釜